[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开挖后快速安全防护装置及其施工、防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4310.5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5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于家武;宋雷昌;张冰;乔小兵;李昱岐;李志军;唐绍武;王钧;杨浓郁;王智佼;莫镇宁;何洪亮;柴建斌;李勇;王秋林;洪开荣;李社伟;王志鹏;李凯;龙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9/04 | 分类号: | E21D19/04;E21D15/44;E21D15/46;E21D15/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开挖 快速 安全 防护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隧道开挖后快速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网(1)和支柱(2),所述防护网(1)附贴于拱顶围岩上,所述支柱(2)间隔设置在防护网(1)的下方,支柱(2)的上端(201)支撑防护网(2),下端(202)立于地面上,所述上端(201)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柱(2)的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排列方式为沿隧道掘进方向呈梅花型多排布置,所述支柱(2)的环向间距为120cm,纵向间距为80c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采用单体液压支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采用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的液压缸上的安全阀(5)的信号输出连接到报警器(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和防护网(1)之间设置有π型梁(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与地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楔(4)。
8.一种隧道开挖后快速安全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隧道拱顶下方的地面上设置支柱(2),支柱(2)沿隧道掘进方向呈梅花型多排布置;
S2:支柱(2)的下端(202)与地面之间设置固定楔(4),防止支柱(2)倾覆;
S3:将防护网(1)放置于支柱(2)上,启动支柱(2),将防护网(1)抬升至贴合到拱顶围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的环向间距为120cm,纵向间距为80cm。
10.一种隧道开挖后快速安全防护装置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T1:将支柱(2)的液压缸的安全阀(5)设定阀值,安全阀(5)的启动信号还发送至报警器(6);
T2:当支柱(2)的液压缸中压力超过安全阀(5)的阀值时,安全阀(5)启动,将液压缸内液体泄出,并发送信号到报警器(6),报警器(6)发出警告;
T3:工作人员看到报警器(6)的警告后,即撤离现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43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控显示结构
- 下一篇:抑制反向漏电的氮化镓基紫外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