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频耐压试验的测量和保护方法及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4687.0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9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耿凯;咸日常;咸日明;崔永;荣庆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14;H02H3/04;H02H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8 | 代理人: | 庞庆芳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压 试验 测量 保护 方法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频耐压试验的测量和保护方法及电路,属于工频耐压试验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试验变压器的低压侧的电压值U1和高压侧泄漏电流I2;步骤S2,计算试品实际承受的电压值U,步骤S3,计算电气间隙耐受电压值Uf,步骤S4,调整电气间隙耐受电压值为Uf;所述电路包括试验变压器T2低压侧设置的电压传感器模块Q1,试验变压器T2高压侧设置的电流传感器模块Q2和可调电气间隙F1,第一正比例运算模块LJ1,第二正比例运算模块LJ2,第三矢量和运算模块LJ3,第四正比例运算模块LJ4;实现对试验设备和试品的保护,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频耐压试验的测量和保护方法及电路,属于工频耐压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交流耐压试验是鉴定电气设备绝缘强度最直接的方法,它对于判断电气设备能否投入运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保证设备绝缘水平、避免发生绝缘事故的重要手段。交流耐压试验能充分反映电气设备在交流电压下运行时的实际情况,能真实有效的发现绝缘缺陷。在对配网电气设备交流耐压时,被试品基本是容性的,在容性负载下的试验变压器,其电容电流在试验变压器的漏抗上会产生压降,这时如果没有在所试验的设备两端上直接进行电压测量,依靠试验变压器低压侧电压的测量值,再乘以试验变压器的变比换算为高压侧电压,就会出现试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高于被试品承受的电压,这就是耐压试验中的“容升现象”。它会使施加于配网电气设备上的电压高于规定的电压,对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配网电气设备耐压试验简化电路如图1所示,试验回路中R是试验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L是试验变压器的漏电感,C是配网电气设备的电容,Us是试验变压器高压绕组电势。这样整个试验回路就形成了一个R-C-L串联的情况,C和L上的电压相位相反差180度,其相量图如图2所示,试品上的电压Uc要高于电源电势Us,其高出的那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容升电压”。
现有的工频耐压试验电路图如图3所示,采用这种接线方式进行工频耐压试验时,被试品承受电压通过试验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乘以电压比估算得来,此时计算的电压要小于被试品两端实际承受的电压值,在配网电气设备的工频耐压试验过程中会产生“容升现象”,造成被试设备承受超过标准耐压值。这是因为试验中配网电气设备一般属容性的,因此小型工频耐压装置在电容性负载下,回路中的电容电流在试验变压器的漏抗上会产生压降,测量试验变压器低压侧电压,再乘以变压器的变比换算为高压侧电压,以之作为被试品上的电压,就会出现施加在被试设备的电压高于试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这就是所谓的“容升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频耐压试验的测量和保护方法及电路,计算出试品实际承受电压值,同时实现对试验设备和试品的保护,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所述工频耐压试验的测量和保护方法,工频耐压试验的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自耦调压器、试验变压器、试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试验变压器的低压侧的电压值U1和高压侧泄漏电流I2;
步骤S2,根据公式(1)计算试品实际承受的电压值U,
U=K1*U1+I2*X (1);
步骤S3,根据公式(2)计算电气间隙耐受电压值Uf,
Uf=n*U (2);
步骤S4,调整电气间隙耐受电压值为Uf;
其中,K1为试验变压器变比,X为试验变压器固有漏抗值,n为电气间隙耐受电压值与试品实际承受的电压值U的比值,Uf最大限值为试验变压器的额定耐受电压值。
K1*U1为试验变压器高压侧的折算电压,I2*X为试验变压器的漏抗电压值;两者矢量和为试品实际承受的电压值U。试品实际承受的电压值U通过调整电气间隙避免试品过压损坏。同时,电气间隙设置了最大限值,防止过电压损坏工频耐压试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4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相萃取柱装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的快速夹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