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5273.X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文;任光辉;邓永华;付弦;田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F04F10/00;F04B35/02;F04B25/02;F04B9/127;F04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张锡军;杨冬 |
地址: | 617099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排水系统 排水 方法 | ||
1.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虹吸管(3),虹吸管(3)连接有分支管(31),还包括排气装置(5),所述排气装置(5)包括排气箱(52)、同轴设置的外活塞筒(51)和内活塞筒(516),所述内活塞筒(516)位于排气箱(52)内并将排气箱(52)分隔为互不相通的进气腔(53)和排气腔(54),所述虹吸管(3)与进气腔(53)相连,排气腔(54)连接有排气管(6);所述外活塞筒(51)固定在排气箱(52)的外壁,所述内活塞筒(516)由第一活塞(56)分隔为第一抽气腔(57)和第二抽气腔(58),所述外活塞筒(51)内设置有第二活塞(59),第二活塞(59)和第一活塞(56)之间通过连杆(516)相连;所述第一抽气腔(57)通过第一单向机构(510)与进气腔(53)相连,通过第二单向机构(511)与排气腔(54)相连;所述第二抽气腔(58)通过第三单向机构(512)与进气腔(53)相连,通过第四单向机构(513)与排气腔(54)相连,第一单向机构(510)和第三单向机构(512)的导通方向为由进气腔(53)通向内活塞筒(516)内,第二单向机构(511)和第四单向机构(513)的导通方向为由内活塞筒(516)内通向排气腔(54);第二活塞(59)连接有传动杆(55),所述传动杆(55)连接有迎风板(514);第二活塞(59)与排气箱(52)之间的外活塞筒(51)上设置有气孔(517),所述第一活塞(56)与排气箱(52)侧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活塞筒(516)和外活塞筒(51)为矩形筒体,所述进气腔(53)位于内活塞筒(516)的下方,排气腔(54)位于内活塞筒(516)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机构(510)、第二单向机构(511)、第三单向机构(512)和第四单向机构(513)均包括T形的堵头,所述第一抽气腔(57)和第二抽气腔(58)的顶板和底板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堵头的小端位于通孔内,大端覆盖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气装置(5)设置于虹吸管(3)的最高处。
5.采用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隧道排水系统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隧道围岩需要进行排水的位置钻积水孔(2);
安装排气装置(5),将虹吸管(3)的一端伸入积水孔(2)的底部,另一端同时连接到分支管(31)和排气箱(52)的进气腔(53),将排气管(6)连接到排气箱(52)的排气腔(54);
将分支管(31)和虹吸管(3)中灌满水,虹吸管(3)的进水端和分支管(31)的出水端均位于水面之下,即可在虹吸作用下排水;
有车辆经过时产生活塞风,活塞风吹向迎风板(514),风力通过迎风板(514)和传动杆(55)传递至第二活塞(59),推动第二活塞(59)朝着排气箱(52)的方向运动,第二活塞(59)则通过连杆(516)带动第一活塞(56)滑动,复位弹簧(515)被压缩,此时,第一抽气腔(57)内的压强增加,第二抽气腔(58)内的压强减小,从而将第一抽气腔(57)内的空气或者水压入排气腔(54),排气腔(54)中的空气或者水进入排气管(6)排出,同时将进气腔(53)中的水或者空气吸入第二抽气腔(58),虹吸管(3)内的空气或者水进入进气腔(53);
车辆离开后,活塞风消失,复位弹簧(515)推动第一活塞(56)和第二活塞(59)复位,此时,第一抽气腔(57)内的压强减小,第二抽气腔(58)内的压强增加,从而将进气腔(53)中的水或者空气吸入第一抽气腔(57),虹吸管(3)内的空气或者水进入进气腔(53);同时第二抽气腔(58)内的空气或者水压入排气腔(54),排气腔(54)中的空气或者水进入排气管(6)排出。
6.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隧道围岩底部挖排水沟(4),排气管(6)和分支管(31)通向排水沟(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52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