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水害应急管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5578.0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4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武强;赵颖旺;徐华;张小燕;郝治朝;杜沅泽;杜志立;姚义;王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8;E21F17/00;E21F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水害 应急 管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矿井水害应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行矿井水害综合防治,所述矿井水害综合防治包括依据矿井水害事故孕育、形成、演变、成灾的周期过程划分出水害发生前模拟预测与防范对策阶段、隐患排查监测与预警管控阶段、水害发生后淹井前抢险救援与应急处置阶段、淹井后复矿排水方案的虚拟模拟与设计阶段;
在水害发生前模拟预测与防范对策阶段进行水害危险性评价与预测、导水构造探测与预测、淹没过程虚拟模拟与预测、防治水及救援设施的检测检验与辅助设计、基于水害防治的采区和工作面布置分析;
在隐患排查监测与预警管控阶段进行涌水量预测预警、事故隐患监测、分级预警、事故隐患管控;
在水害发生后淹井前抢险救援与应急处置阶段进行快速判识、灾害水量预测、水害信息及蔓延规律分析、涉险人员危险性评价、优化逃生疏散、水害处置辅助设计;
在淹井后复矿排水方案的虚拟模拟与设计阶段进行复矿强排方案模拟或复矿先堵后排方案模拟;
其中,所述水害发生前模拟预测与防范对策阶段、所述隐患排查监测与预警管控阶段、所述水害发生后淹井前抢险救援与应急处置阶段和所述淹井后复矿排水方案的虚拟模拟与设计阶段均在应用支撑环境中通过资源融合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生成;所述应用支撑环境的搭建至少包括服务器、传感器或云平台的搭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融合包括设备融合、数据融合和系统融合;
所述设备融合包括物联网相关传感器、长观孔、视频摄像机、网络通信设备、服务器、LED显示屏中至少两个的融合;
所述数据融合包括源数据、构建的2D或3D模型、集成挖掘的智库中的至少两个的融合;
所述系统融合包括通信联络系统、视频图像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电磁-微震耦合监测系统、紧急避险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短信系统、信息管理系统、GIS系统、可视化仿真系统、角色管理系统中至少两个的融合;
其中,所述数据融合的源数据包括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
所述历史数据包括地质相关、防治水相关和其它数据;所述实时数据包括监测数据、在线数据和其它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融合包括: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构建资源融合的软硬件平台;
构建基于云平台的服务,包括:基础数据处理;2D、3D建模;矿井水害案例库建立;矿井水害快速判识模型构建;矿井巷道动态更新;
将构建的模型、文件集成至调度中心的指挥服务器和演练服务器,存储方式包括指挥服务器与演练服务器的共享存储和独立存储;
对矿区数据库和已有数据库进行融合;
通过工业环网将井下各类传感器、人员定位信息上传至调度中心的多个数据库服务器中,指挥服务器或演练服务器获取相关数据后,结合模型实现相关模拟分析、预测预警,并在智能终端或展示系统上可视化,各类数据及分析结果通过煤炭专用网络上报上级部门;
对矿井巷道空间随采掘工程发生的变化、设备、数据进行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55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复合仿生补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