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乙二醇单叔丁基醚选择性的方法及乙二醇单叔丁基醚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5689.1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龚海燕;刘国强;王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41/06 | 分类号: | C07C41/06;C07C4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乙二醇 丁基 选择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乙二醇单叔丁基醚选择性的方法及乙二醇单叔丁基醚,所述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含异丁烯的混合C4与乙二醇和丁二醇的混合液接触反应生成乙二醇单叔丁基醚。所述混合液中丁二醇的质量含量优选为0.5%~20%。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异丁烯转化率和乙二醇单叔丁基醚的选择性,大幅减少乙二醇双叔丁基醚的生成,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合成技术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提高乙二醇单叔丁基醚选择性的方法及乙二醇单叔丁基醚。
背景技术
乙二醇单叔丁基醚是一种既有羟基又有醚结构的物质,这两个基团分别具有亲水性和亲油性,所以它能同时对憎水性和水溶性化合物进行溶解,因此是性能优良的通用性溶剂。其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在涂料、清洗、印刷、皮革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环氧乙烷路线是工业上生产伯醇乙二醇醚的唯一生产方法。但是使用叔醇时,由于叔醇较难与环氧乙烷反应,单乙二醇醚选择性特别低,主要生成较高分子量环氧乙烷齐聚物,因而乙二醇叔丁基醚工艺路线就不是采用叔丁醇与环氧乙烷的反应,而是采用二元醇和异丁烯为原料的技术路线。60年代,美国专利US3170000便公开了采用乙二醇(EG)与异丁烯(IB)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制取乙二醇单叔丁基醚的方法。70年代,随着大型裂解装置的建设,从综合利用丁二烯抽提后的混合C4馏份出发,很多国家开始致力于以EG和混合C4馏份为原料制取乙二醇单叔丁基醚的研究。80年代初,日本丸善石油公司采用这种工艺路线建成了5000吨/年乙二醇叔丁基醚生产装置。
目前该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异丁烯和二元醇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元醇双叔丁基醚,目标产物二元醇单叔丁基醚的选择性低。如文献《石油化工》1997第26卷112~116页介绍了在反应温度45℃~65℃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作用下将异丁烯和乙二醇合成乙二醇单叔丁基醚,但是其对乙二醇单叔丁基醚最优情况下的选择性为84%。
专利CN103402958中公开了一种二元醇单叔丁基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含有异丁烯的C4混合物及二元醇化合物作为反应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同样该反应1000g原料会产生111~253g二元醇双叔丁基醚副产物,为此该方法选择将产物分别用亲水性和亲油性提取剂将二元醇单叔丁基醚和二元醇双叔丁基醚提取、再精馏分离,然后将二元醇二叔丁基醚进行裂解再循环利用以提高二元醇单叔丁基醚的总选择性。该方法虽然可以使二元醇单叔丁基醚的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60%,但是流程太长,且能耗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乙二醇单叔丁基醚的选择性低,反应流程长,能耗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乙二醇单叔丁基醚选择性的方法及乙二醇单叔丁基醚。本发明在制备乙二醇单叔丁基醚的过程中,将含异丁烯的混合C4与含有丁二醇和乙二醇的混合液接触反应,提高了乙二醇单叔丁基醚的选择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提高乙二醇单叔丁基醚选择性的方法。
包括: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含异丁烯的混合C4与乙二醇和丁二醇的混合液接触反应生成乙二醇单叔丁基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混合液中丁二醇含量优选为0.5%~20%;更优选为2%~15%。
所述丁二醇优选为1.3丁二醇和/或1.4丁二醇。
本发明中所述混合C4源自炼厂催化裂化装置、乙烯厂蒸汽裂解装置或者煤制烯烃装置副产混合碳四物流,优选源自炼厂催化裂化装置、乙烯厂蒸汽裂解装置或者煤制烯烃装置副产混合碳四物流脱除1,3-丁二烯后的碳四物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反应温度为30~80℃,优选为40~70℃;
反应压力0.5~2.0MPa;优选为0.7~1.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5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