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墩柱竖向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5717.X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园;沈圣;颜学渊;陈永健;叶时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2;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陆帅;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向 预应力 加固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墩柱竖向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墩柱外周设置有加固区,加固区上顶部、底部均开设有环槽,环槽内设置有环形锚板,环槽外周固定安装有环形锚具,下端的环形锚具上圆周均布有若干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有螺栓,螺栓的上端设置有下连接环,上端的环形锚具下表面圆周均布有若干上连接环,上连接环与对应的下连接环经预应力钢筋相连接,墩柱于加固区外周浇筑有普通凝土层,环形锚具、预应力钢筋位于膨胀混凝土层内,普通凝土层外包裹有FRP布层,FRP布层与普通凝土层之间浇筑有膨胀混凝土层,本结构施工方便,空间较小,减小了桥墩的抗震易损性,能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该结构亦可为震后的桥墩进行加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墩柱竖向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结构的震害多集中在桥梁下部结构,对于这些结构,如果全部拆除,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更会造成资源浪费,一部分结构建造时虽然考虑了地震作用,但由于规范不断更新,导致原有结构的抗震等级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以现行规范来评定早期建筑,大都存在抗震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因此需对其中经加固后可以继续正常使用的结构进行加固补强,使这些桥墩可以继续满足我们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墩柱竖向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墩柱竖向预应力筋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外周设置有加固区,所述加固区上顶部、底部均开设有环槽,环槽内设置有环形锚板,环槽外周固定安装有环形锚具,下端的环形锚具上圆周均布有若干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有螺栓,螺栓的上端设置有下连接环,上端的环形锚具下表面圆周均布有若干上连接环,上连接环与对应的下连接环经预应力钢筋相连接,所述墩柱于加固区外周浇筑有普通凝土层,环形锚具、预应力钢筋位于膨胀混凝土层内,普通凝土层外包裹有FRP布层,FRP布层与普通凝土层之间浇筑有膨胀混凝土层。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锚具与环形锚板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环焊接在端的环形锚具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环与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孔的数量至少为6个。
一种墩柱竖向预应力筋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桥墩的抗弯强度以及延性要求,计算桥墩加固区域的范围;
步骤2:在加固区顶部、底部打磨出环槽,在环槽内设置环形锚板,环形锚板通过打孔植筋固定在加固区域的上下端,环形锚板的厚度与打磨掉的混凝土厚度相等;
步骤3:在环形锚板外焊接环形锚具,将高强预应力钢筋上端与上连接环连接固定,将高强预应力钢筋下端与螺栓上的下连接环连接固定;
步骤4:通过千斤顶预顶上部的环形锚具;同时将螺栓旋入下端的环形锚具的螺孔中,完成预应力筋张拉;
步骤5:在加固区外围支立模板,浇筑普通混凝土,形成普通混凝土层,包裹住预应力筋;
步骤6:在普通混凝土层外围包裹FRP,FRP与普通混凝土层之间预留浇筑缝隙,在缝隙中浇筑填充膨胀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方便,空间较小,通过预应力筋加固,桥墩的受剪承载力、变形性能、刚度退化、延性、耗能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减小了桥墩的抗震易损性,能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该结构亦可为震后的桥墩进行加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未包裹FRP以及浇筑混凝土前的墩柱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浇筑普通凝土层后的墩柱加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5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硅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码头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