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废水烟道浓缩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6191.7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2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洋;谷小兵;荆亚超;李飞;杨言;高阳;麻晓越;彭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6 | 分类号: | C02F1/16;C02F1/04;B01D53/78;B01D53/48;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废水 烟道 浓缩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硫废水烟道浓缩处理装置及方法,其中,脱硫废水烟道浓缩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澄清池、缓冲池和烟道;所述调节池、所述澄清池、所述缓冲池和所述烟道依次连通;所述烟道的烟气出口端设置有除雾器,所述除雾器的外边缘与所述烟道的内表面卡接;所述除雾器与所述调节池连通。该装置经调节池、澄清池和缓冲池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烟道后,通过烟气余热蒸发废水,实现废水的浓缩。除雾器设置在烟道的烟气出口端,烟道内被烟气带走的废水液滴进入除雾器而被收集,除雾器与调节池连通,进而重复进行上述浓缩过程。该装置可有效避免废水液滴进入脱硫塔,浓缩效率高,废水处理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硫废水烟道浓缩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特别是“水十条”的发布与实施,国家加强了对各类水污染的治理力度,提出了严格的源头保护和生态修复制度,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着力保护水资源,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燃煤发电在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为了避免燃煤电厂中SO2引起污染,大多数燃煤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在湿法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脱硫废水,其主要来源为: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水、循环水和冷却水系统产生的高盐水、脱硫系统本身产生的废水和其他系统的废水。因此,湿法脱硫废水成分复杂,含有高浓度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氯离子、硫酸盐以及多种重金属。
目前,燃煤电厂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是“三联箱”工艺,该工艺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包括中和、沉降、絮凝和澄清等对脱硫废水进行处理。但是,处理后废水部分指标达标依旧困难,即使达标处理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盐和氯化物,出水含盐量仍高达2-4%,难以重复利用,而直接外排又会引起地表水和土壤生态破坏,引起二次污染。因此,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针对脱硫废水具有硬度极高的特点,采用低温烟道蒸发浓缩处理,是一种运行成本低、易于操作的工艺。但是,在传统的低温烟道蒸发中,由于烟气流速快,且温度相对较低,大量废水液滴蒸发不完全即被烟气带入脱硫塔中,造成蒸发系统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废水烟道浓缩处理装置,该装置可有效避免废水液滴进入脱硫塔;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废水烟道浓缩处理方法,旨在提高脱硫废水浓缩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硫废水烟道浓缩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澄清池、缓冲池和烟道;
所述调节池、所述澄清池、所述缓冲池和所述烟道依次连通;
所述烟道的烟气出口端设置有除雾器,所述除雾器的外边缘与所述烟道的内表面卡接;
所述除雾器与所述调节池连通。
本发明的脱硫废水烟道浓缩处理装置中调节池、澄清池、缓冲池和烟道依次连通,其中,烟道的烟气出口端设置有除雾器,并且除雾器的外边缘与烟道的内表面卡接。调节池将废水中SO32-氧化为SO42-,调节池出水至澄清池中并投加絮凝剂和助凝剂,沉淀废水中固体悬浮物,澄清池出水至缓冲池,缓冲池可调节进入烟道的废水量。由此经调节池、澄清池和缓冲池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烟道后,通过烟气余热蒸发废水,实现废水的浓缩。除雾器设置在烟道的烟气出口端,烟道内被烟气带走的废水液滴进入除雾器而被收集,除雾器与调节池连通,进而重复进行上述浓缩过程。该装置可有效避免废水液滴进入脱硫塔,浓缩效率高,废水处理成本低。
进一步,所述烟道的外侧可移动设置多个布水器;
所述布水器的一端与缓冲池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烟道的顶壁与所述烟道内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61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