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热轧高强带钢扁卷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6269.5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8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军;吕程;凌爱兵;陈维晋;彭扬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48 | 分类号: | B21B37/48;B21B37/72;B21B37/74;B21B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热轧 高强 带钢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热轧高强带钢扁卷的控制方法,主要解决热轧高强带钢在热轧工序卷取后冷却过程中发生贝氏体相变的钢卷所出现的扁卷问题。本发明一种消除热轧高强带钢扁卷的控制方法,包括:操控卷取温度模型设定带钢的目标卷取温度;操控卷取温度控制模型接收带钢厚度、精轧结束目标温度、卷取目标温度和层流前段冷却方式参数指令;操控卷取温度控制模型将带钢的实际卷取温度调控至带钢的卷取目标温度;调控带钢的卷取张力;操控卷取机对钢卷尾部进行定尾;将钢卷从卷取机上卸卷至卸卷小车,卸卷小车将钢卷移送至打捆机进行打捆。本发明方法提高了热轧高强带钢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带钢卷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消除热轧高强带钢扁卷的控制方法,具体地说,属于钢铁冶金热轧工序层流冷却及卷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带钢的热轧生产过程中,连铸板坯经热连轧工序后轧制成热轧带钢,带钢卷取成钢卷后,有时会发生扁卷缺陷,表现为钢卷由卷取结束时的圆形变成椭圆形,无法在后续过程进行开卷使用,同时由于圆度不足,即使开卷了,也会由于钢卷运转不协调,层与层之间发生摩擦损伤,影响表面质量或损伤机器。发生扁卷的带钢一般要上卷取机进行重卷再使用,重卷过程除了会发生摩擦损伤等缺陷外,还会造成切割损失,影响物流与生产效率等问题。
热轧带钢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向铁素体或珠光体转变时间较长,相当于等温转变,由相变导致的体积膨胀变化平稳,扁卷问题不突出。
热轧高强钢一般采用前段冷却抑制铁素体转变,成卷后的带钢仍会持续发生相变,当CCT曲线,即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进入贝氏体转变区时,短时间内发生的贝氏体转变会产生较大的体积膨胀,且层与层之间的膨胀量不同,在自重的作用下易发生扁卷,在钢卷卸卷及运输过程中这种扁卷缺陷还会逐渐加重。
申请公布号为CN102335681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止热轧带钢扁卷的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带钢从精轧机轧出并经层流冷却后进入卷取机进行卷取,得到钢卷,其中卷取温度为500℃~600℃;第二阶段,将卷取后的钢卷在卷取机卷筒上停留20s~60s。本发明的防止热轧带钢扁卷的卷取方法,能有效改善热轧带钢卷取后发生的扁卷问题,而且易于实施、无附加成本、效果显著。该发明主要对成卷后的带钢在卷筒上增加停留时间,使冷却后的相变完成,利用卷筒的定型作用使钢卷不发生扁卷,但由于停留时间增加,影响生产效率。
申请公布号为CN150617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止热轧钢带扁卷的卷取方法,将含碳量(Wt%)大于0.25的钢带从精轧机轧出并经层流冷却后进入卷取机进行卷取,其卷取温度控制在Ar1+(-10℃~+60℃)范围,使钢卷的相变从外层及与卷筒接触的芯部向中间层逐步进行。整个钢卷在冷却过程,一方面由于相变产生的膨胀和由于冷却所产生的收缩相互抵消,另一方面由于内外层的相互支撑作用,从而消除了扁卷现象,解决了钢卷卷取后在卧式输出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扁卷问题。该发明钢卷在Ar1以上的高温区卷取,卷取温度比较高,对卷取设备的损伤比较严重,会加快设备的老化。
申请公布号为CN10474578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消除捆带钢热卷扁卷缺陷的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所述消除捆带钢热卷扁卷缺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捆带钢相变关键温度点;控制带钢卷取温度;控制层冷模式;提高卷取张力;消除捆带钢热卷扁卷缺陷的方法可以解决带钢热卷下线后扁卷的问题。该发明需要采取特殊的慢冷和均匀冷却方式进行卷取,卷取后的带钢在随后的空冷过程中仍可能发生贝氏体相变,产生扁卷风险,即采用该发明仍不一定能完全解决扁卷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62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