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质子束靶点和束线中心位置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6443.6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9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高;颜学庆;林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T1/29 | 分类号: | G01T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王岩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子 束靶点 中心 位置 测量 装置 及其 测量方法 | ||
1.一种质子束靶点和束线中心位置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束靶点和束线中心位置测量装置包括:N个四极磁铁、激光器、靶和闪烁屏;其中,N个四极磁铁共轴沿着束线中心线排成一条直线构成N元四极透镜,相邻的四极磁铁之间有距离,N为≥3的自然数;沿着束线中心线的方向,与超强激光作用产生质子束的靶设置在N元四极透镜的前方;在N元四极透镜的后方设置闪烁屏,闪烁屏的探测平面垂直于束线中心线;激光器产生激光脉冲,激光脉冲与靶相互作用产生质子束,沿束线中心线传输;经N元四极透镜聚焦后,在闪烁屏上测量质子束的束斑的水平方向位置为a1,在闪烁屏上测量质子束的束斑的竖直方向位置为a2,N元四极透镜聚焦后到闪烁屏上的放大倍数在水平方向为F1,竖直方向为F3;将N元四极透镜变换到M个四极磁铁组成的M元四极透镜,M<N且M为≥2的自然数,激光器产生超强激光脉冲,激光脉冲与靶相互作用产生质子束,沿束线中心线传输,经M元四极透镜聚焦后,在闪烁屏上测量质子束的束斑的水平方向位置为b1,在闪烁屏上测量质子束的束斑的竖直方向位置为b2,M元四极透镜聚焦后到闪烁屏上的放大倍数在水平方向为F2,竖直方向为F4,根据放大倍数和质子束的位置,分别计算出靶点处产生的质子束相对于束线中心的水平偏移量L1和竖直偏移量L2以及闪烁屏上水平方向束线中心的位置c1和竖直方向束线中心的位置c2;所述靶点处产生的质子束相对于束线中心的水平偏移量L1和竖直偏移量L2以及闪烁屏上水平方向束线中心的位置c1和竖直方向束线中心的位置c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束靶点和束线中心位置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四极磁铁之间的距离为6~10厘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束靶点和束线中心位置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将N元四极透镜中的(N-M)个四极磁铁关闭,从而将N元四极透镜变换到M元四极透镜。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束靶点和束线中心位置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N个四极磁铁共轴且沿着束线中心线排成一条直线构成N元四极透镜,相邻的四极磁铁之间有距离,N为≥3的自然数,在N元四极透镜的两端分别设置靶和闪烁屏,闪烁屏的探测面垂直于束线中心线;
2)激光器产生激光脉冲,激光脉冲与靶相互作用产生质子束,沿束线中心线传输;经N元四极透镜聚焦后,在闪烁屏上测量质子束的束斑的水平方向位置为a1,在闪烁屏上测量质子束的束斑的竖直方向位置为a2,N元四极透镜聚焦后到闪烁屏上的放大倍数在水平方向为F1,竖直方向为F3;
3)将N元四极透镜变换到M元四极透镜,M<N且M为≥2的自然数;
4)激光器产生超强激光脉冲,激光脉冲与靶相互作用产生质子束,沿束线中心线传输,经M元四极透镜聚焦后,在闪烁屏上测量质子束的束斑的水平方向位置为b1,在闪烁屏上测量质子束的束斑的竖直方向位置为b2,M元四极透镜聚焦后到闪烁屏上的放大倍数在水平方向为F2,竖直方向为F4;
5)根据放大倍数和质子束的位置,分别计算出靶点处产生的质子束相对于束线中心的水平偏移量L1和竖直偏移量L2以及闪烁屏上水平方向束线中心的位置c1和竖直方向束线中心的位置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64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