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6732.6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6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冯祥勋;廖志华;许木成;蔡家祥;蔡晓军;蔡俊宇;杨帆;曾艺红;叶乌志;陈伟赞;刘建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位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位装置,其用于将耐张绝缘子架设在横担架上,包括:托瓶支架,沿水平方向延伸,托瓶支架包括复数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托槽并用于承载多个相串连的耐张绝缘子;限位架,限位架包括第一架体和滑动连接第一架体的第二架体,第一架体与托瓶支架固接,限位架还包括可限制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相对滑动的止位装置;其中,横担架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开的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第一架体从上往下压抵第一横架,当托瓶支架承载耐张绝缘子时,限位架以第一横架为支点转动并带动第二架体承托第二横架。应用本技术方案可保证耐张绝缘子串与带电设备之间有足够安全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架空线路施工的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10千伏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中,经常进行带电安装导线、带电收紧导线的作业项目,由于临近带电设备,耐张绝缘子串与导线必须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安全距离,以此来保证后端收紧导线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阅图1,显示出现有技术中导线220在安装时的示意图,导线2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绝缘子210,导线220连接在两电线杆240之间,在导线220未收紧时,耐张绝缘子210会在重力的影响下自然下垂,一般在毗邻电线杆240顶端处会装设有带电设备230(高压刀闸、电缆头等),绝缘子210的下垂使得导线220与带电设备230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足,引发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限位装置,其用于在带电的杆塔上安装绝缘子时限制耐张绝缘子的位置,防止绝缘子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使其与带电设备距离过近,使其与带电设备之间有足够安全距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位装置,其用于将耐张绝缘子架设在横担架上,包括:
托瓶支架,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托瓶支架包括复数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托槽并用于承载多个相串连的所述耐张绝缘子;
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包括第一架体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托瓶支架固接,所述限位架还包括可限制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相对滑动的止位装置;
其中,所述横担架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开的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所述第一架体从上往下压抵所述第一横架,当所述托瓶支架承载所述耐张绝缘子时,所述限位架以所述第一横架为支点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架体承托所述第二横架。
优选的,所述止位装置包括齿条、滑动槽和防脱棘齿,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其中一个上,所述滑动槽和防脱棘齿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其中另一个上,所述齿条滑动在所述滑动槽内并使所述第二架体朝向所述第一架体靠近,所述防脱棘齿嵌合所述齿条并限制所述第二架体靠近所述第一架体。
优选的,所述止位装置还包括顶抵在所述限位架和防脱棘齿上的扭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架体包括上板面、侧板面和所述齿条,所述上板面和侧板面垂直并从上往下压抵所述第一横架,所述托瓶支架与所述上板面固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架体包括后板面和下板面,所述滑动槽设置在所述下板面上,所述后板面和所述下板面垂直并承托所述第二横架。
优选的,所述下板面和齿条沿水平方向延伸。
优选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所述限位架。
优选的,所述托瓶支架包括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托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导线未安装完毕或未收紧状态时,利用限位装置为耐张绝缘子提供临时受力点,绝缘子呈水平状态并限制绝缘子处于自然悬垂状态,该限位装置可以保证带电设备与导线之间安全距离充足,保证后方放线或收紧导线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6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