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系统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7717.3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0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阳;李伟;何剑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系统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系统,电池系统安装在车辆上,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箱体、至少两个电池单体及筋位结构;至少两个电池单体置于电池箱体内,筋位结构位于电池箱体与电池单体之间;筋位结构包括第一部、过渡部和第二部,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通过过渡部连接,第一部和第二部形成有夹角,第一部、过渡部和第二部一体成型。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系统,直接对电池单体进行集成,去除模组层级,将膨胀板挤入装配间隙,通过膨胀板变形对电池单体进行预紧;通过膨胀板变形预紧平衡电池膨胀力;在电池箱体内壁设置筋位结构,在受到撞击时折叠角应力破裂,从而实现筋位溃败损坏吸收撞击能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日渐成熟、稳定,消费者在安全、续航里程方面对电动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电池系统作为新能源车的心脏部件,在安全、续航性能方面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传统电池系统在进行电芯集成时,一般将电芯/电池通过外围结构件封装成电池模组/模块,然后以模组/模块为单元集成于电池箱体。
电池系统高压回路由若干个电池/电芯、电芯间汇流片、电池模组间汇流片串联而成,部件种类、数量繁多。
传统电池系统一般按“电芯→电池模组/模块→电池系统”层次进行模块化集成封装,存在以下不足和弊端:
以模组位单元集成至电池托盘,空间利用率低,导致能量密度低下;
电芯/电池直接进行集成,间隙、定位不便;
电芯直接集成时,电芯在寿命周期膨胀力吸收与释放;
电池包受到碰撞时,不能通过结构溃败主动吸收撞击能量,而需要空间上被动避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及汽车,解决现有电池系统模块化封装造成的利用率低、电池单体受到碰撞需要空间上被动避让、不耐碰撞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池系统及汽车。
一种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安装在车辆上,所述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箱体、至少两个电池单体及筋位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置于所述电池箱体内,所述筋位结构位于所述电池箱体与所述电池单体之间;所述筋位结构包括第一部、过渡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之间通过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部、过渡部和第二部一体成型。
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膨胀板,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筋位结构之间装配时存在装配间隙,所述膨胀板位于所述装配间隙内,且所述膨胀板与所述筋位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膨胀板的截面形状为波浪形。
所述膨胀板为柔性材料制成,可发生弹性变形。
所述过渡部由刚性链高分子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部、过渡部和第二部形成V字形的筋位结构。
所述第一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池箱体的内壁,所述第二部靠近所述电池单体。
所述筋位结构还包括抵触部,所述抵触部位于所述第二部的末端,所述抵触部与所述电池单体的侧壁平行。
所述电池箱体的底部设有定位件,所述电池单体位于相邻所述定位件之间,相邻所述电池单体的间隙处灌胶。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池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7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