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Q工艺薄规格耐磨钢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7968.1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尹云洋;袁金;张鹏武;彭畅;王立新;徐峰;刘明辉;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6/00;C21D8/02;C21D9/00;C22C38/02;C22C38/04;C22C38/28;C22C38/3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李丹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q 工艺 规格 耐磨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DQ工艺薄规格耐磨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冶炼、粗轧、精轧和DQ依次进行;冶炼:将铸坯加热至1220℃~1280℃,保温2~4h充分奥氏体化;粗轧温度为1050±30℃;精轧开始温度为1020±20℃,结束温度为860±20℃,钢板通钢速率为1.8‑3.5m/s,厚度为4mm~12mm;DQ:精轧完成后,立即以单相冷却模式直接淬火,冷却上下水比为60~80/65~85,冷却速率为40℃/s~80℃/s,冷却时间为4s~8s,然后进入加密段冷却3s~6s,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钢种综合性能优良,其抗拉强度≥1200MPa,‑40℃时的冲击功≥50J。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磨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Q工艺薄规格耐磨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装备制造业不断向着大型化、高效化和轻量化的方向发展,设备的服役环境越来越苛刻,对材料的强度,耐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低成本、高级别、高性能的超高强钢,对减少磨损带来的损失、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装备的使用效率和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超快冷技术,是指钢板热轧终了直接进行超快速冷却的方法,这种工艺有效的利用了轧后余热,有机地将变形与热处理工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改善了钢材的综合性能,即在提高强度的同时,保持较好的初性,因而它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工艺。
该技术在国外热轧生产线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在热连轧生产线上开发应用了HDC(High Density Cooling)超快冷技术,所开发的管线钢产品屈服强度可达930MPa(X130)以上,并且降低了Mo等贵重合金元素的添加量。日本JFE公司利用Super-OLAC冷却技术,开发出具有低温韧性和焊接性能优异的600MPa-1100MPa级高强钢、高层建筑用钢等一系列高品质钢板。
国内超快冷技术在中厚板领域应用较多,技术也较为成熟,但在热连轧产线利用超快冷技术,特别是DQ工艺生产薄规格耐磨钢,国外相关的研究和报道较少。如“一种超快冷在线淬火生产薄规格NM400钢的方法”(李烈军,周峰等,申请号201710204540.5)介绍一种超快冷技术生产NM400钢的方法,该专利虽然从化学成分、冶炼和轧制、热处理工艺等各个工序提出了整套技术方案,但化学成分和冶炼并无创新,轧制工艺并没有解决DQ工艺生产高强钢的关键技术,如冷却模式、卷取方法、冷却水比,特别是钢板板形控制等诸多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DQ工艺薄规格耐磨钢的生产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DQ工艺薄规格耐磨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冶炼、粗轧、精轧和DQ依次进行;
冶炼:将铸坯加热至1220℃~1280℃,保温2~4h充分奥氏体化;
粗轧温度为1050±30℃;
精轧开始温度为1020±20℃,结束温度为860±20℃,钢板通钢速率为1.8-3.5m/s,厚度为4mm~12mm;
DQ:精轧完成后,立即以单相冷却模式直接淬火,冷却上下水比为60~80/65~85,冷却速率为40℃/s~80℃/s,冷却时间为4s~8s,然后进入加密段冷却3s~6s。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本发明提供的DQ工艺薄规格耐磨钢的生产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DQ中,钢板前3m空冷通过后,再立即以单相冷却模式直接淬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DQ中,钢板最后5m空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进入加密段冷却时,冷却集管上端水阀关闭或调至正常压力的1/3-1/4范围内,下端水阀则正常开启,加密段冷却集管只开启1~3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7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 下一篇:一种气化法去除水体中氯代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