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收发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8233.0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1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崔雨晴;庄加才;庄富帅;庄园;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B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钱娜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收发 控制 方法 及其 应用 系统 | ||
1.一种数据收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点对点通信系统,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中通过受控电连接路径与通信传输路径任意一端连接的一个通信单元作为通信主机,通过不受控电连接路径与所述通信传输路径另一端连接的通信单元作为通信从机;所述数据收发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初始化,使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中的各个通信单元均处于数据接收状态;
所述通信主机根据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发起单元是否位于所述通信传输路径的通信主机侧,来控制自身到所述通信传输路径相应通信接口之间的受控电连接路径进入相应工作模式,以使所述通信从机发送的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的通信主机侧,或者,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的通信主机侧的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通信从机;所述通信发起单元为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中首先发起通信的通信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收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主机根据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发起单元是否位于所述通信传输路径的通信主机侧,来控制自身到所述通信传输路径相应通信接口之间的受控电连接路径进入相应工作模式,以使所述通信从机发送的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的通信主机侧,或者,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的通信主机侧的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通信从机,包括:
所述通信主机确定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发起单元;
若所述通信发起单元位于所述通信传输路径的通信主机侧,则所述通信主机控制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先进入输出模式,以使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的通信主机侧的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通信从机;再在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的通信主机侧的数据发送结束之后,控制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进入接收模式,以使所述通信从机发送的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的通信主机侧;然后循环往复实现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的通信;
若所述通信发起单元位于所述通信传输路径的通信从机侧,则所述通信主机控制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先进入接收模式,以使所述通信从机发送的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的通信主机侧;再在自身需要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进入输出模式,以使自身发送的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通信从机;然后在自身数据发送结束之后,循环往复实现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的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收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主机根据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状态,控制自身到所述通信传输路径相应通信接口之间的受控电连接路径进入相应工作模式,以使所述通信从机发送的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的通信主机侧,或者,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的通信主机侧的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通信从机,还包括:
若所述通信主机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通信从机发送的数据,则控制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进入输出模式,以使自身发送的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通信从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收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信发起单元为所述通信主机,则所述预设时长的最大取值的计算公式为:T=T1+T2+T3;
其中,T为所述预设时长的最大取值;T1为所述通信主机的数据发送结束至所述通信从机判定自身完成相应数据接收之间的最大时间;T2为所述通信从机发送数据所需的时间;T3为所述通信从机的数据发送结束至所述通信主机判定自身完成相应数据接收之间的最大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收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在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的通信主机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信单元,均作为共总线设备,通过通信总线与所述通信主机共同连接至所述受控电连接路径;所述数据收发控制方法中,
若所述通信发起单元为所述共总线设备,则所述预设时长的最大取值的计算公式为:T=T4+T5+T2+T3;
其中,T为所述预设时长的最大取值;T4为所述共总线设备的数据发送结束至所述通信主机判定自身完成相应数据接收之间的最大时间;T5为所述共总线设备的数据发送结束至所述通信从机判定自身完成相应数据接收之间的最大时间,T2为所述通信从机发送数据所需的时间;T3为所述通信从机的数据发送结束至所述通信主机判定自身完成相应数据接收之间的最大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82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