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模拟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9445.0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9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荆铁亚;王金意;赵文韬;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33/24;G01N5/02;G01N13/00;G01N15/08;G09B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模拟 co base sub | ||
1.一种实验模拟CO2地质封存可行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舱(20)、恒温箱(10)、第一加压泵(11)、第一压力传感杆(12)、第二加压泵(14)、第二压力传感杆(15)、第三加压泵(17)、第三压力传感杆(18)、CO2气瓶(1)、CH4气瓶(2)、第一导管(9)、第二导管(22)、第一流量计(23)、第三导管(24)、第一石灰水溶液瓶(25)、第二导管(22)、第一流量计(23)、第三导管(24)、第一石灰水溶液瓶(25)、第四导管(29)、第二流量计(30)、第五导管(32)、第二石灰水溶液瓶(33)、第六导管(41)、第三流量计(43)、第七导管(44)、第三石灰水溶液瓶(45)、第一电子天平(26)、第二电子天平(34)及第三电子天平(46);
模拟舱(20)位于恒温箱(10)内,模拟舱(20)内填充有砂体、泥和水,模拟舱(20)顶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板(13),模拟舱(20)右侧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板(16)、模拟舱(20)前侧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板(19);
第一加压泵(11)通过第一压力传感杆(12)与第一压力传感板(13)相连接,第二加压泵(14)通过第二压力传感杆(15)与第二压力传感板(16)相连接,第三加压泵(17)通过第三压力传感杆(18)与第三压力传感板(19)相连接;
CO2气瓶(1)的出口及CH4气瓶(2)的出口经第一导管(9)与模拟舱(20)左侧面上的入口相连通,模拟舱(20)顶部的出口经第二导管(22)、第一流量计(23)及第三导管(24)与第一石灰水溶液瓶(25)相连通;模拟舱(20)右侧面上的出口经第四导管(29)、第二流量计(30)及第五导管(32)与第二石灰水溶液瓶(33)相连通;模拟舱(20)前侧面上的出口经第六导管(41)、第三流量计(43)及第七导管(44)与第三石灰水溶液瓶(45)相连通;
第一石灰水溶液瓶(25)位于第一电子天平(26)上,第二石灰水溶液瓶(33)位于第二电子天平(34)上,第三石灰水溶液瓶(45)位于第三电子天平(4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模拟CO2地质封存可行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CO2气瓶(1)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3),CH4气瓶(2)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5),CO2气瓶(1)的出口经第八导管(4)与第一导管(9)相连通,第一导管(9)上设置有抽液泵(6)、按阀门(7)及第四流量计(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模拟CO2地质封存可行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管(22)上设置有第四阀门(21);第五导管(32)上设置有第六阀门(31);第六导管(41)上设置有第七阀门(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模拟CO2地质封存可行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九导管(27)、第十导管(35)及第十一导管(47),其中,第九导管(27)与第一石灰水溶液瓶(25)的顶部出口相连通,第十导管(35)与第二石灰水溶液瓶(33)的顶部出口相连通,第十一导管(47)与第三石灰水溶液瓶(45)的顶部出口相连通,第九导管(27)上设置有第八阀门(28),第十导管(35)上设置有第九阀门(36),第十一导管(47)上设置有第十阀门(4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模拟CO2地质封存可行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恒温箱(10)的底部设置有支架(4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模拟CO2地质封存可行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分析仪(40),其中,气体分析仪(40)经第十二导管(37)与第四导管(29)相连通,第十二导管(37)上设置有第五流量计(38)及第十一阀门(3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94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公接头和承载罐座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偏振片过滤反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