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9534.5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2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唐津莲;袁起民;白风宇;刘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C10G55/02;C07C4/06;C07C11/04;C07C11/06;C07C11/08;C07C15/04;C07C15/06;C07C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烯烃 芳烃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含有FCC轻循环油馏分的轻油原料送入提升管反应器的裂解区,进行临氢催化裂解;(2)将重油原料送入所述提升管反应器的裂化区,进行催化裂化;(3)将所述提升管反应器导出的物料进行油剂分离,得到油气产物和待生催化剂,并且将所述待生催化剂进行再生;(4)将所述油气产物进行精馏分离、气分分离和芳烃抽提分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低碳烯烃与C6~C8芳烃和萘油(BTXN)产品收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焦炭产率得到了显著地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原油劣质化加剧以及环保法规的日益严苛,劣重质油的可获得性与加工利润增大,而劣重质油的催化裂化原料与产品均需加氢,从而导致炼厂氢源严重不足,这将阻碍劣重质油通过加氢改质再催化裂解或者催化裂化而高效利用。此外,随着炼油厂增建与不断扩能以及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以汽油、柴油生产为主的炼油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因此“油转化”成为必然趋势。而且,国内外石油资源短缺和对低碳烯烃和芳烃的需求日益增加。BTXN(C6~C8单环芳烃与萘、烷基萘双环芳烃的简称)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专利文献CN101362963A、CN101531558A、CN101747928A、CN101747929A、CN1667089A、CN105087047A等公开了重质原料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同时制取芳烃的催化转化方法。
但是上述方法中,低碳烯烃与C6~C8芳烃和萘油(BTXN)产品收率较低且焦炭产率较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低碳烯烃和芳烃等化工原料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低碳烯烃与C6~C8芳烃和萘油(BTXN)产品收率并降低焦炭产率,能够转化出更多的低碳烯烃和芳烃。
本发明的发明人出乎意料地发现:在催化裂化过程中通过加入临氢催化裂解来处理催化裂化循环油LCO,能够使得LCO中分子量较高的单环芳烃和双环芳烃转化为BTXN,由此得到了本发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含有FCC轻循环油馏分的轻油原料送入提升管反应器的裂解区,进行临氢催化裂解;(2)将重油原料送入所述提升管反应器的裂化区,进行催化裂化;(3)将所述提升管反应器导出的物料进行油剂分离,得到油气产物和待生催化剂,并且将所述待生催化剂进行再生;(4)将所述油气产物进行精馏分离、气分分离和芳烃抽提分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低碳烯烃与C6~C8芳烃和萘油(BTXN)产品收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并焦炭产率得到了显著地降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重油原料 2轻油原料 3雾化介质Ⅰ
4雾化介质Ⅱ 5提升管反应器 6沉降器
7反应油气管线 8精馏塔 9裂化气
10轻石脑油 11轻质芳烃馏分 12轻循环油
13重质芳烃馏分 14油浆 15气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95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