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发热电暖砖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9993.3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3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刚;叶德林;李功甫;张维宝;舒文武;吴立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12 | 分类号: | B29C44/12;B29C44/34;B29C44/60;B29C44/04;B29C35/02;F24D13/02;B29L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施冬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热电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发热电暖砖的制备方法,由陶瓷砖和发热保温板复合而成,发热保温板为石墨烯发热芯片与保温材料一体发泡成型,包括以下步骤:保温材料的混合;石墨烯发热芯片的固定与放置;发热保温板一体成型;发热保温板的固化与熟化修边;发热保温板的性能检测;陶瓷砖与发热保温板的复合;石墨烯发热电暖砖的性能检测。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石墨烯发热电暖砖保温性能好,热效率高,结构稳固,施工与维护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热电暖砖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电暖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方,冬季取暖的方式大多采用“大投资、大锅炉、大烟囱、大管网”的大集中供暖模式,其污染较大,且由于热网管道长,不仅造价高、维护难,并且易造成末端用热户受制约。部分采用水暖的方式集中供暖,其维修成本高、安装难度大。
近年来,电暖砖也成为家居取暖的一种趋势,电暖砖产品大多是由陶瓷砖与发热体复合而成,发热体主要有碳晶、电热丝和碳纤维,其中:碳晶电暖的使用寿命短、施工复杂、造价和能耗高;电热丝电暖电磁辐射大、发热慢、能耗高;碳纤维电暖砖易老化、寿命短。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石墨烯发热膜在通电的情况下,电热膜中的碳分子在电阻中产生声子、离子和电子,由产生的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而产生热能,热能又通过控制波长在5~14微米的远红外线以平面方式均匀地辐射出来,有效电热能总转换率达99%以上,同时加上石墨烯材料的超导性,从而保证发热性能的稳定。与常规金属丝发热膜相比,其发热稳定安全,而且散发出来的红外线被称为“生命光线”。
现有技术中的石墨烯发热地砖的制备方法,存在制备工艺复杂繁琐、中间环节多,较容易有漏电现象等缺陷。如中国发明申请公开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7514119A,申请公布日2017年12月26日,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地暖砖的生产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在支撑膜的一面上印刷银浆电极,在烘干后的支撑膜上的银浆电极之间印刷导电油墨,在支撑膜的另一面热压反射层,在银浆电极上安装空心铆钉,在支撑膜印刷导电油墨的一面热压保护层;再在空心铆钉内焊接电源线,密封固定焊接头,在热压的保护层的表面喷涂强力胶,将装饰层粘贴在保护层上;再在反射层的表面喷涂强力将,将保温层粘贴在反射层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石墨烯地暖砖的制备方法,该地暖砖包括了五层结构,除发热层外,还需另外复合保护层、反射层,且每层结构均单独粘合,制备工序复杂,中间环节多,制备的产品发热效率低,不稳固,易漏电。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石墨烯发热电暖砖制备工序复杂、中间环节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发热电暖砖的制备方法,由陶瓷砖和发热保温板复合而成,发热保温板为石墨烯发热芯片与保温材料一体发泡成型,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石墨烯发热电暖砖保温性能好,热效率高,结构稳固,施工与维护简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发热电暖砖的制备方法,由陶瓷砖和发热保温板复合而成,发热保温板为石墨烯发热芯片与保温材料一体发泡成型,包括以下步骤:
S01. 保温材料的混合:将保温材料按配方组成称取后,置于发泡机中混合均匀;
S02. 石墨烯发热芯片的固定与放置:将石墨烯发热芯片外接电源的导电线束固定后,置于上模具腔内部;
S03. 发热保温板一体成型:在下模具腔中注入经S01步骤混合均匀的保温材料并与上模具合模,保温材料在模具腔中升温发泡,并与石墨烯发热芯片一体成型成发热保温板;
S04. 发热保温板的固化与熟化修边:发热保温板在模具腔中固化后取出,进行熟化修边;
S05. 发热保温板的性能检测:对发热保温板的外观和电气性能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9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