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危险废物焚烧洁净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0074.8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6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蒋杰;潘敏;尹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08;F23G5/14;F23G5/44;F23G5/46;F23J15/04;F23J15/06;F22B1/18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邓月芳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危险废物 焚烧 洁净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危险废物焚烧洁净处理系统,包括进料系统、焚烧系统、余热处理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所述的焚烧系统为等离子焚烧装置,所述的等离子焚烧装置包括等离子体炉、进风组件、二燃室、主烟道和应急排放烟囱,所述的进风组件包括氧化风机、二次风机和冷却风机;所述的等离子体炉由等离子体柜、电源控制箱、点火器、气体增压泵、冷却循环水机和水RO水处理装置组成,所述的点火器由阴极、阳极、气旋流装置和冷却水套构成,点火器的电弧在气旋流的作用下沿着阴极内壁轴向移动燃烧;本发明的技术,能够处理飞灰;对废物热值要求较低;固化大部分的重金属元素;占地面积小、场地要求低;可处理废物范围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具体地设计一种工业危险废物焚烧洁净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生产中的固态废弃物品和液态废气物品越来越多,危险废物不但具有长期对环境的污染,并且还存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传染等危害性,目前已有许多种处理废弃物的手段,普遍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但是在处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燃烧不充分,处理不完全的问题,导致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处理设备存在使用寿命短,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国内选取回转窑式焚烧炉作为危险废物焚烧的主力炉型之一,但是回转窑式焚烧炉存在占用场地面积大、不能处理飞灰、对废物热值要求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工业危险废物焚烧洁净处理系统,包括进料系统、焚烧系统、余热处理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
所述的进料系统包括废物贮存池、起重机、称重料仓和螺旋进料装置,所述废物贮存池中的物料通过起重机抓取放入称重料仓称重后,通过螺旋进料装置送入焚烧系统;
所述的焚烧系统为等离子焚烧装置,所述的等离子焚烧装置包括等离子体炉、进风组件、二燃室、主烟道和应急排放烟囱,所述的进风组件包括氧化风机、二次风机和冷却风机;所述的等离子体炉由等离子体柜、电源控制箱、点火器、气体增压泵、冷却循环水机和水RO水处理装置组成,所述的点火器由阴极、阳极、气旋流装置和冷却水套构成,点火器的电弧在气旋流的作用下沿着阴极内壁轴向移动燃烧;
所述的余热处理系统包括余热锅炉、向余热锅炉补水的补水水箱和从余热锅炉导通出的蒸汽管道,所述的蒸汽管道连通至蒸汽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锅炉的进口与焚烧系统的主烟道相连接,余热锅炉的出口与尾气处理系统相连接;
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干式急冷塔、布袋式除尘器、增湿塔喷淋装置、排风风机和白烟除去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干式急冷塔内添加有活性炭和氢氧化钙。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等离子体炉在焚烧过程中适量加入焦炭、石灰石和玻璃渣等辅料。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循环水机采用去离子水进行循环。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采用等离子焚烧技术,相比传统的回转窑焚烧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能够处理飞灰;对废物热值要求较低;对二噁英的去除具有极大提升,达到彻底去除的效果;污水排放极低;固化大部分的重金属元素;占地面积小、场地要求低;可处理废物范围更广;可以有效燃烧并对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工业危险废物焚烧洁净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危险废物焚烧洁净处理系统,包括进料系统、焚烧系统、余热处理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0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