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智能药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0400.5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9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姜帅康;郑红梅;陈奇;卢佳威;黄德;朱玉嘉;孙辉亮;许健;陈振宇;古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J1/00 | 分类号: | A61J1/00;G16H80/00;G16H20/10;G16H40/20 |
代理公司: | 合肥云道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30 | 代理人: | 闫兴贵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智能药盒,包括有五层从下至上依次叠在一起的药盒底座、三个储药盒、放药盒;药盒底座内设有变相连接杆、服药杯、综合控制板、散热风扇;放药盒的上盖、下盖以及储药盒的上盖、下盖、隔板上均开设有开口一、开口二;储药盒的隔板的上表面设有小齿轮、止推轴承以及设在止推轴承上并可转动的储药盘;放药盒的上盖上还设有用于检测从开口一、开口二落下药片的数量的光电传感器;放药盒的下盖底部、每个储药盒的下盖底部、药盒底座的上盖上表面、每个储药盒的上盖上表面均设有磁吸接口。本发明设计巧妙,使患者用药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药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智能药盒。
背景技术
药盒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将药品按照服用说明定量放入药盒的每个格子中,定时定量取出服用,方便携带和收纳,避免因为服用药品种类繁多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目前,药盒使用者多为有较强自理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自主保证服药次数和服药数量,并不需要对药盒进行其他方面的设计。但是对于年纪较大,记忆力差,自理能力较弱的老年群体,存在因记忆力较差导致服药次数和数量错误的风险,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智能药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药盒及其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背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智能药盒,包括有五层从下至上依次叠在一起的药盒底座、三个储药盒、放药盒;所述药盒底座、放药盒以及三个储药盒上均设有上盖,所述放药盒以及三个储药盒上均设有下盖,所述储药盒内的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隔板;
所述药盒底座内设有连接杆、服药杯、综合控制板、散热风扇,所述综合控制板上设有综合处理器,所述药盒底座外壁设有与综合处理器电连接的人机交互面板,所述人机交互面板通过连接杆与药盒底座的外壁连接;
所述放药盒的上盖、下盖以及储药盒的上盖、下盖、隔板上均开设有开口一、开口二,所述放药盒的上盖底部、储药盒的隔板底部均设有用于分别开闭对应开口一和开口二的落药门一、落药门二,所述落药门一、落药门二上均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均连接有舵机摇臂,所述舵机摇臂上连接有控制舵机摇臂的舵机,所述放药盒的上盖、储药盒的隔板上均设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有用于控制相应舵机的控制器,所有控制器与综合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放药盒上盖的落药门一、落药门二均通过合页铰接在该上盖的底部,所述储药盒的隔板上的落药门一、落药门二均通过合页铰接在该隔板的底部;
所述储药盒的隔板的上表面设有小齿轮、止推轴承以及设在止推轴承上并可转动的储药盘,所述储药盘的外围设有外缘齿轮,所述外缘齿轮与小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储药盒的隔板底部设有用于检测储药盘转动的角度传感器以及用于传动小齿轮的蜗杆减速电机,所述储药盘上设有开口,所述储药盘上设有七个大格子、十四个小格子,十四个小格子位于七个大格子的外侧;
所述放药盒的上盖上还设有用于检测从开口一、开口二落下药片的数量的光电传感器;所述放药盒的下盖底部、每个储药盒的下盖底部、药盒底座的上盖上表面、每个储药盒的上盖上表面均设有磁吸接口,所述放药盒的下盖上的磁吸接口与放药盒相邻的储药盒上盖的磁吸接口连接;所述储药盒的下盖上的磁吸接口,与该储药盒相邻的药盒底座的上盖的磁吸接口连接;
所述放药盒的上盖上的磁吸接口、光电传感器均与该上盖上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储药盒的隔板上的角度传感器、蜗杆减速电机均与该隔板上的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药盒底座上设有顶盖,所述下盖上设有凸起,所述储药盒的上盖以及顶盖上设有与凸起相适配契合的凹槽,所述放药盒的凸起插入与放药盒相邻储药盒下盖的凹槽中,所述储药盒下盖的凸起插入与该储药盒相邻储药盒的下盖的凹槽中,与所述药盒底座相邻的储药盒下盖的凸起插入顶盖的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储药盒的隔板上表面还设有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均与储药盒内的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0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副产物迁移收集测试装置
- 下一篇:空气驱动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