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体外除颤器的心电采集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0802.5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9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韩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雪峰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53;A61N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商祥淑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体外 采集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体外除颤器的心电采集技术,包括STM32F103ZET6单片机、人体电阻检测模块、心电采集模块、充电除颤模块、按键控制电路和GPRS模块,所述人体电阻检测模块、心电采集模块、充电除颤模块、按键控制电路和GPRS模块相互独立且分别与所述STM32F103ZET6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STM32F103ZET6单片机通过GPRS模块与手机通信连接,所述STM32F103ZET6单片机电性连接一LED屏显示模块,LED屏显示模块包括黄色指示灯和绿色指示灯,所述按键控制电路为STM32F103ZET6单片机的开关电路,所述STM32F103ZET6单片机安装有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设有外接充电口,所述充电电池与充电除颤模块电性连接。本发明满足不间断的采集心电数据,保证系统识别室颤信号的准确度,较好的确定除颤时机,提升除颤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除颤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体外除颤器的心电采集技术。
背景技术
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既能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从某种意义上讲,AED又不仅是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一种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它别于传统除颤器可以经内置电脑分析和确定发病者是否需要予以电除颤。除颤过程中,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自动体外除颤器对多数人来说,只需几小时的培训便能操作,目前市面上的体外除颤器的除颤成功率较低,不利于高效救援。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体外除颤器的心电采集技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体外除颤器的心电采集技术,包括STM32F103ZET6单片机、人体电阻检测模块、心电采集模块、充电除颤模块、按键控制电路和GPRS模块,所述人体电阻检测模块、心电采集模块、充电除颤模块、按键控制电路和GPRS模块相互独立且分别与所述STM32F103ZET6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充电除颤模块为体外除颤器,所述STM32F103ZET6单片机的片内ADC在缓存区开辟出数个用于缓存心电信号的数据缓存区且每个缓存区大小设置为2K。
进一步的,所述STM32F103ZET6单片机通过GPRS模块与手机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STM32F103ZET6单片机电性连接一LED屏显示模块,LED屏显示模块包括黄色指示灯和绿色指示灯,黄色指示灯在电极片未贴好时亮起进行提示,绿色指示灯在体外除颤器关闭时亮起。
进一步的,所述按键控制电路为STM32F103ZET6单片机的开关电路和放电开关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STM32F103ZET6单片机安装有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设有外接充电口,所述充电电池与充电除颤模块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STM32F103ZET6单片机的片内ADC,在缓存区开辟出数个数据缓存区,每个缓存区大小设置为2K,当缓存区的心电信号分析过后就会被清除,如此不断循环,满足不间断的采集心电数据,保证系统识别室颤信号的准确度,较好的确定除颤时机,提升除颤的成功率,单片机通过GPRS模块实时向手机传输除颤信息,便于监护者查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雪峰,未经韩雪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08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