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USB-PD充电器的固件更新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0827.5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2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昂宝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5 | 分类号: | G06F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林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科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usb pd 充电器 更新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用于USB‑PD充电器的固件更新方法和装置。提供了一种由USB‑PD充电器执行的方法,包括:接收由USB‑PD主控装置基于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更新指令而发送的第一消息;在基于第一消息验证USB‑PD主控装置合法时,向USB‑PD主控装置发送第一确认消息,并且将USB‑PD充电器的USB‑PD IC模块用于执行程序的指针从用户程序代码空间跳转到在系统编程代码空间;接收由USB‑PD主控装置基于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固件更新数据而发送的第二消息,并且将第二消息中的固件更新数据写入用户程序代码空间;以及向USB‑PD主控装置发送第二确认消息,并且将USB‑PD充电器的USB‑PD IC模块用于执行程序的指针从在系统编程代码空间跳转到用户程序代码空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充电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USB-PD充电器的固件更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USB-PD(USB Power Delivery,USB功率传输)协议是USB-IF(USB ImplementersForum,USB开发者论坛)协会提出的一项快充协议,伴随USB-PD协议诞生的还有USB Type-C接口。通过USB-PD协议和USB Type-C接口,USB-IF协会希望统一所有厂家的快充规格,改变厂家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一台充电器适配所有设备的远景。从2014年诞生以来,USB-PD充电器蓬勃发展,特别是随着Apple终于在iPhone11引入了对USB-PD协议的支持之后,整个USB-PD充电器市场迎来了大爆发。
随着USB-PD协议不断地被修改完善,一款USB-PD充电器生产出来,可能过一段时间就无法兼容最新的USB-PD协议。然而,对于充电器厂家来说,USB-PD IC(USB-PDIntegrated Circuit,USB-PD集成电路)相对于一般充电器IC在价格上较高,并且如果早期上市的USB-PD充电器有漏洞,则很可能导致召回及赔偿。因此,充电器厂家希望能够对USB-PD充电器进行固件更新。
传统的固件更新方法需要充电器额外提供专用的烧录引脚,典型的是一根时钟信号SCL,一根数据信号线SDA。然而,在USB-PD充电器中,对外只有Type-C的信号线,无法提供专用的烧录引脚。因此,需要一种用于USB-PD充电器的固件更新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USB-PD充电器的固件更新方法和装置,能够利用USB Type-C接口根据USB-PD协议来更新USB-PD充电器的固件。
在第一方面中,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USB-PD充电器执行的方法,包括:接收由USB-PD主控装置基于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更新指令而发送的第一消息;在基于第一消息验证USB-PD主控装置合法时,向USB-PD主控装置发送第一确认消息,并且将USB-PD充电器的USB-PD IC模块用于执行程序的指针从用户程序代码空间跳转到在系统编程代码空间;接收由USB-PD主控装置基于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固件更新数据而发送的第二消息,并且将第二消息中的固件更新数据写入用户程序代码空间;以及向USB-PD主控装置发送第二确认消息,并且将USB-PD充电器的USB-PD IC模块用于执行程序的指针从在系统编程代码空间跳转到用户程序代码空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加密信息,并且其中,基于第一消息验证USB-PD主控装置合法包括:对第一消息中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并且基于解密的信息来验证USB-PD主控装置合法。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接收由USB-PD主控装置基于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固件更新数据而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前,方法还包括:接收由USB-PD主控装置发送的第三消息,并且向USB-PD主控装置发送第三确认消息,并且其中,第三消息包括固件更新数据的数据块数量和USB-PD充电器的USB-PD IC模块的存储器的更新起始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昂宝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昂宝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0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