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1048.7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3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徐道平;段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伏 浇口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浇口形状制造一体式电极,其中,所述一体式电极上具有浇口形状相适配的电极头;b.将所述一体式电极安装至电火花机的机头上,并且使待加工工件的浇口轴心线与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轴心线相重合;c.根据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初始安装位置,以一体式电极上的一点位置确定加工起始坐标,所述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加工完成时,所述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位于浇口内的位置,以一体式电极上的该点位置确定加工终止坐标;d.在电火花机上输入起始加工坐标和终止加工坐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电极精度高,放电品质好,加工方便,省略了人工装夹以及拆装,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潜伏式浇口,又叫隧道式浇口,是由点浇口演变而来,它既克服了点浇口模具复杂的缺点,又保持了点浇口的优点。潜伏式浇口可设在动模一侧,也可设在定模一侧。它可以安置在塑件的内表面或侧面隐蔽处,也可安置在塑件的筋、柱上,还可安置在分型面上。而利用模具的顶出杆来设置浇口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潜伏式浇口一般为锥形体状,且与型腔成一定的角度,常为20°~45°,浇口尺寸可根据点浇口尺寸选取。
潜伏式浇口的优点如下:(1)进料浇口一般都在塑件的内表面或侧面隐蔽处,不影响制品外观。(2)制品成型后,在顶出时会与塑件自动拉断。因此,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3)由于潜伏式浇口可设置在制品表面见不到的筋、柱上,成型时不会在制品表面留下由于喷射带来的喷痕和气纹。它的缺点如下:(1)由于潜伏式浇口潜入分型面下面,沿斜向进人型腔,因此加工较为困难。(2)由于浇口的形状为圆锥体,为顶出时便于切断,所以直径应偏小,但对付薄壁壁制品时,由于压力损失太大并易冷凝,故不大适用。
目前潜伏式进胶口加工,通过工件摆角度或者电极摆角度方式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将零件或者电极校表,并工件设计切边,而后再上机进行加工,主要缺陷在于:工艺流程繁琐,人为干预较多且手动操作较为麻烦,不易于存档。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151919B)中公开了一种放电加工潜伏式浇口的方法,能够通过放电的方式加工潜伏式浇口,但是在该方法中,需要将镶件的进浇方向与火花机工作台相互垂直,由于对镶件的摆放位置的要求较高,导致摆放方式难度较大,最终形成的浇口精度难以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电极精度高,放电品质好,加工方便,省略了人工装夹以及拆装,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潜伏式浇口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浇口形状制造一体式电极,其中,所述一体式电极包括底面为平面的基准台、成型于基准台上的连接部以及连接部端部向外斜向延伸形成的电极头,所述电极头与潜伏式浇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电极头与基准台的底面与所述潜伏式浇口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
b.将待加工工件放入电火花机上,将所述一体式电极通过基准台水平安装至电火花机的机头上,并且使待加工工件的浇口轴心线与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轴心线相重合;
c.根据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的初始安装位置,以一体式电极上的一点位置确定加工起始坐标,所述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加工完成,所述一体式电极的电极头位于浇口内的位置时,以一体式电极上的该点位置确定加工终止坐标;
d.在电火花机上输入起始加工坐标和终止加工坐标,所述电火花机带动所述一体式电极由起始加工坐标沿直线移动到终止加工坐标,加工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1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