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辐照双极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1064.6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4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翟亚红;杨峰;李珍;李威;张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刘勋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照 器件 | ||
1.抗辐照双极器件,包括半导体区、设置于半导体区上方的绝缘介质区和电极,所述半导体区包括设置于衬底(101)内的基区(103)、发射区(104)、P+欧姆接触区(106),发射区(104)和P+欧姆接触区(106)之间的区域为间隔区;
其特征在于,在绝缘介质区和半导体区上表面之间,还设置有厚度为20~80nm的抗辐照加固层,所述抗辐照加固层的材质包括二氧化硅;
在抗辐照加固层的上表面和绝缘介质区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平行于超薄二氧化硅层(105)的导电场板(107),并且导电场板107在半导体区上表面的投影与发射区(104)有重叠部分,导电场板(107)在半导体区上表面的投影与间隔区有重叠部分,导电场板(107)与发射区(104)形成导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辐照双极器件,其特征在于,导电场板(107)在半导体区上表面的投影覆盖发射区和间隔区的分界线以及P+欧姆接触区(106)和间隔区的分界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辐照双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辐照加固层包括自下向上重叠设置的第一二氧化硅层、正电荷抑制层和第二二氧化硅层,所述第一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2~20nm,正电荷抑制层的厚度为第二二氧化硅层厚度为15~50n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辐照双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欧姆接触区(106)在半导体区上表面的投影为围绕发射区(104)在半导体区上表面的投影区域的半封闭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10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