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1678.4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5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吴运峰;刘爱珊;张永;胡郑;许钰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4 | 代理人: | 周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壳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折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软胶层,所述第一软胶层分为弯折区和载体区,所述载体区分为第一载体区和第二载体区,所述第一载体区和所述第二载体区分别位于所述弯折区的两端,用于与载体相连接;
第二软胶层,所述第二软胶层覆盖在所述弯折区的第一软胶层上,用于能够使所述第一载体区的第一软胶层和所述第二载体区的第一软胶层相对于所述弯折区的第一软胶层转动以将所述第一载体区的第一软胶层和所述第二载体区的第一软胶层限定在预设角度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柔性薄膜层,所述柔性薄膜层分别覆盖在所述第一载体区和所述第二载体的第一软胶层上,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软胶层,所述柔性薄膜层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载体区的第一软胶层和所述第二载体区的第一软胶层相对于所述弯折区的第二软胶层转动以将所述第一载体区的第一软胶层和所述第二载体区的第一软胶层限定在预设角度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薄膜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二软胶层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胶层和第二软胶层的厚度均为0.15-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区和所述第二载体区对称分布在所述弯折区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第一软胶层的中间处并沿所述第一软胶层的两端部作局部延伸,以将所述第一载体区和所述第二载体区分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层为耐低温硅胶层,所述柔性薄膜层为PET薄膜层。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可折叠壳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软胶生料通过滚压工艺形成第一软胶层和第二软胶层,其中,所述第一软胶层分为弯折区和载体区,所述载体区分为第一载体区和第二载体区,所述第一载体区和所述第二载体区分别位于所述弯折区的两端;
形成柔性薄膜层于第一载体区和第二载体区的第一软胶层上,并形成第二软胶层于弯折区的第一软胶层上;
对复合有第二软胶层以及柔性薄膜层的第一软胶层进行热压成型,得到可折叠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柔性薄膜层于第一载体区和第二载体区的第一软胶层上,包括:将柔性薄膜层通过胶水粘结的方式粘结在第一载体区和第二载体区的第一软胶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成型的温度为120-130℃,热压成型的压力为30-300吨压力/2-2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16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