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芯壳体、电芯和注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1888.3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4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冯旭东;王亮;江新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09 | 分类号: | H01M50/609;H01M50/62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温春艳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和注液系统。所述电芯壳体具有在所述电芯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具有注液孔。所述电芯壳体通过设置两个盖板,并且分别在两个盖板上设置注液孔,以便于注液机能够通过两个注液孔共同进行注液操作,提高了注液效率,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长电池仅设置单一注液孔而造成的长电池在注液过程存在远离注液孔的区域很难浸润电解液的问题,有利于长电池在注液过程中更为均匀地浸润电解液,优化了长电池的注液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和注液系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内部由正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技术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批量化生产、电池性能和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原理通常是先通过注液孔对电池内部抽真空,利用电池腔体与外部的真空压差,将大部分电解液吸入电池内部,然后再通过正压、负压交替循环,将剩余电解液全部注入电池,完成注液操作。
以长电池为例,长电池电芯大多为长度大于400mm的窄长形电池,这种长电池a设置有如图2所示的单一注液孔b,如果长电池a采用常规的注液工序,如图2所示,需要将长电池a纵向直立并且单一注液孔b朝上,这就导致了诸多问题,例如:在长电池a的注液过程中,由于电芯内部极组与壳体之间的间隙狭小,导致电芯内部的压降损失较大,通过单一注液孔b抽真空时很难将内部气体完全抽出,特别是远离注液孔b的下方区域,电解液很难浸润,导致电解液很难在短时间内注入长电池a并浸润均匀;此外,现有长电池a采用纵向直立的状态进行注液操作,要求现有注液设备c设置很高,注液设备c的高度甚至达到3m-5m,现有厂房可能无法满足现有注液设备c的安装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电芯壳体、电芯和注液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长电池仅设置单一注液孔而造成长电池注液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壳体,所述电芯壳体具有在所述电芯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具有注液孔。
可选的,位于两个所述盖板上的两个所述注液孔的高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注液孔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中点位置处。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所述的电芯壳体,所述电芯本体封装在所述电芯壳体所形成的腔室中。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注液系统,所述注液系统包括注液机以及所述的电芯,所述电芯横向放置,两个所述盖板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注液机设置为能够通过两个所述注液孔同时注液。
可选的,所述注液机包括本体、第一电解液杯和两个注液杯,所述第一电解液杯的入口与所述本体连通,所述第一电解液杯的出口同时与两个所述注液杯的入口可通断地连通,两个所述注液杯的注液嘴分别与两个所述注液孔可拆卸地插接。
可选的,所述注液机包括三叉管道,所述三叉管道的入管口与所述第一电解液杯的出口可通断地连通,所述三叉管道的两个出管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注液杯的入口连通,并且两个所述出管口关于所述入管口的延伸方向呈对称分布。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杯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阀。
可选的,所述注液机包括本体、两个第二电解液杯和两个注液杯,所述本体的入口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电解液杯连通,所述第二电解液杯的出口与所述注液杯的入口可通断地连通,所述注液杯的注液嘴与所述注液孔可拆卸地插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解液杯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电芯壳体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18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