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红花红色素改造的增强其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2043.6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9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琳;朱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仕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21 | 分类号: | C07C69/21;C07C67/08;B01D1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何红梅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花 红色素 改造 增强 溶液 稳定性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红花红色素改造的增强其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一种经红花红色素改造的增强其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所述的式(I)的分子式为C76H78O34。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工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经红花红色素改造的增强其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红花红色素是由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 L.)的管状花序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染色剂等,在功能性食品和医药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化学组成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葡萄糖苷,分子中所含的酚羟基极容易被氧化而使其在溶液中不稳定,而且多羟基导致的大极性对提取和分离提出了更高的难度,这就使得应用价值更高的红色素的分离提纯产率很低。因此,采取不同的化学方法,改进分离条件或者寻找潜在的黄色素向红色素转变的化学条件,或对其进行不同类型的结构修饰,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pH的响应实验是根据具有对酸碱敏感的羟基官能团以及大共轭体系,通过不同pH的调节,会在体系颜色上表现出不同的效应,从而达到在红色素提取工艺上的改进。
乙酸酯衍生化为天然产物化学中最为常用的羟基衍生化方法,常用于在提取分离过程中改变待分离产物的溶解性能,便于分离,从而提高分离效率。乙酸酯修饰的产物可被方便的水解除去,从而得到原来的化合物。
目前,缺乏一种稳定性高的经红花红色素改造的增强其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经红花红色素改造的增强其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经红花红色素改造的增强其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所述的式(I)的分子式为C76H78O34。
本发明所述的经红花红色素改造的增强其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红花红色素粗品溶于吡啶中,加入醋酸酐,室温下反应时间为48h,制得溶剂;
(2)旋干溶剂,然后用乙醇溶解,再次旋干,重复次数为4次,得到深红色的固体,将红色素乙酰化后粗品进行柱色谱分离的深红色固体,制得经红花红色素改造的增强其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化合物。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红花红色素粗品与吡啶的质量体积比为10mg:1mL。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吡啶与醋酸酐的体积比为1:1。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二氯甲烷与甲醇的质量比为10:1。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将200mg红花红色素粗品溶于20mL吡啶中,加入10mL醋酸酐,室温下反应时间为48h,制得溶剂。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旋干溶剂,然后用乙醇溶解,再次旋干,重复次数为4次,得到深红色的固体,将红色素乙酰化后粗品进行柱色谱分离的深红色固体65mg。
本发明所述的经红花红色素改造的增强其在溶液中稳定性的化合物在化学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修饰后的化合物的溶解性大大提高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仕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仕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2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