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制备高强韧层状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2062.9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霍望图;张于胜;董龙龙;卢金文;刘跃;刘亮;吴昊;雷诚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02 | 分类号: | C25D13/02;C25D13/20;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小燕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经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制备 强韧 层状 复合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高强韧层状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一、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后加入硝酸铝搅匀得到混合溶液,将钛箔清洗吹干;二、以经吹干后的钛箔为阴极、铜片为阳极、混合溶液为电泳沉积液进行电泳沉积,形成沉积氧化石墨烯涂层的钛箔;三、将沉积氧化石墨烯涂层的钛箔堆叠后烧结得到层状氧化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电泳沉积调控氧化石墨烯在钛箔表面的分散和分布,得到沉积氧化石墨烯涂层的钛箔,经烧结后氧化石墨烯与其沉积的钛箔以及堆叠上方的钛箔生成少量碳化物作为连接层,提高了氧化石墨烯和钛箔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赋予层状氧化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高强高塑特性,避免引入杂质且缩短了制备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制备高强韧层状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其本身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功能性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海洋船舶、化学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新兴的纳米碳材料,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具有超高的强度、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以及优异的生物性能,因而石墨烯被越来越多的用来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现有的制备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是粉末冶金法,通过采用球磨法或搅拌法混粉工艺可基本实现石墨烯在材料内部三维空间中的均匀分散,但所制备的材料往往在表现出高强度的同时,伴随着塑性的急剧降低。
通过构筑仿“贝壳”的叠层组织来形成“定向堆砌”的层状结构复合材料,是改善强韧性的有效途径。目前,已有研究获得了仿贝壳结构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Zan Li,etal.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raphene(Reduced Graphene Oxide)/Aluminum Composites with a Bioinspired Nanolaminated Structure,Nano Lett,2015,15,8077-8083),该研究首先采用球磨法使球形铝粉形成片状金属粉末,然后采用湿法混粉方式将氧化石墨烯吸附在片状铝粉表面,经真空干燥后热还原,再依次经热压烧结和热轧处理,得到层状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该层状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强塑性匹配。但是由于制备过程中需使用表面活性剂、过程控制剂等多种试剂,整套制备工艺复杂流程长(仅真空干燥工序就要持续24h),且球磨法制备片状粉末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引入Fe、Cr、C、N等杂质,给复合材料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制备高强韧层状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电泳沉积调控氧化石墨烯在钛箔表面的均匀分散和取向分布,得到沉积氧化石墨烯涂层的钛箔,烧结后氧化石墨烯与其沉积的钛箔以及堆叠上方的钛箔生成少量碳化物,作为氧化石墨烯与钛箔之间的连接层,提高了氧化石墨烯和钛箔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使得层状氧化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高塑的特性;同时避免引入杂质且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缩短了制备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制备高强韧层状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氧化石墨烯和钛箔预处理:将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加入到乙醇中超声分散1h~1.5h,然后加入硝酸铝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钛箔放入混合酸溶液中清洗10s,然后依次采用清水和乙醇进行清洗,再吹干;所述混合酸溶液由质量浓度为40%的HF溶液、质量浓度为65%的HNO3溶液和H2O按照1:3:8的体积比配制而成;
步骤二、钛箔表面电泳沉积氧化石墨烯:以步骤一中经吹干后的钛箔为阴极,以铜片为阳极,以步骤一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为电泳沉积液,固定阴极和阳极的板间距及沉积电压进行电泳沉积,使得氧化石墨烯沉积在阴极的钛箔上,形成沉积氧化石墨烯涂层的钛箔;所述阴极和阳极的板间距为60mm,电泳沉积的电压为10V~25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2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自动化开孔机
- 下一篇:一种并五元杂环类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