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2116.1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4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小畑诚司;大林祐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洪秀川;马运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装置 | ||
转向装置具备方向盘(11)、支承框架、框架固定部、操舵传递部、气囊单元(16)。框架固定部与方向盘(11)的旋转中心轴线(o)实质上平行地延伸,将支承框架固定于车身。操舵传递部将方向盘(11)相对于支承框架的旋转向车轮的转舵机构传递。支承框架和框架固定部配置于在方向盘(11)的主视观察下与方向盘的旋转中心轴线(o)不重叠的位置。气囊单元(16)安装于框架固定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转向用的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转向装置在从驾驶位的前方朝向车辆的后部上方突出的转向轴上安装方向盘。转向轴的下端侧在驾驶位的前部侧下方连结于前轮的转舵机构。方向盘具备与转向轴的前端部连结的轮毂部、由驾驶者把持的轮辋部、将轮毂部与轮辋部连结的多个辐条部。轮毂部配置在环状的轮辋部的旋转中心位置(旋转中心轴线上)。在轮毂部的朝向驾驶位侧的面上安装有兼作为喇叭操作部的气囊单元(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平5-1393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以往的转向装置在方向盘的旋转中心轴线上配置轮毂部,该轮毂部连结于兼作为方向盘的支承部的转向轴上。因此,方向盘的内周侧的中央区域由于轮毂部、气囊单元等而被遮挡仪表板方向的视野。
另外,在以往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气囊单元与方向盘的轮毂部重叠地配置在转向轴的前端部,因此被限制成进深宽度窄的实质上扁平的形状。因此,搭载的气囊单元的形状的自由度受限。
本发明的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方向盘的内周侧的仪表板方向的视野良好并能够提高气囊单元的形状的自由度的转向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转向装置具备:实质上环状的方向盘,其由驾驶者进行旋转操作;支承框架,其将所述方向盘支承为旋转自如;框架固定部,其与所述方向盘的旋转中心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延伸,将所述支承框架固定于车身;操舵传递部,其将所述方向盘相对于所述支承框架的旋转向车轮的转舵机构传递;及气囊单元,其在冲击的输入时袋体向驾驶位方向膨胀展开,所述支承框架和所述框架固定部配置于在所述方向盘的主视观察下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不重叠的位置,所述气囊单元安装于所述框架固定部。
通过上述的结构,当方向盘被进行旋转操作时,方向盘在被支承于支承框架的状态下相对于支承框架旋转。当方向盘旋转时,其旋转通过操舵传递部向车轮的转舵机构传递。对实质上环状的方向盘进行支承的支承框架和框架固定部在方向盘的正面中配置于与方向盘的旋转中心轴线不重叠的位置,因此在方向盘的内周侧的中央区域能确保避免遮挡仪表板方向的视野的空间部。而且,气囊单元在从方向盘的旋转中心轴线偏移的位置处,安装于与其旋转中心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延伸的框架固定部。因此,能够扩大气囊单元的进深宽度,能够实现从正面观察方向盘时的气囊单元的主视观察形状的小型化。
可以是,所述气囊单元配置于在所述方向盘的主视观察下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不重叠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设置于框架固定部的气囊单元也不会较大地占有方向盘的内周侧的中央区域。其结果是,能较大地确保方向盘的内周侧的仪表板方向的视野。
可以是,所述气囊单元具备在所述袋体的膨胀展开时开始断裂的断裂诱导部,所述断裂诱导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气囊单元的朝向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的面上。
在该情况下,在气囊单元的袋体膨胀展开时,袋体使断裂诱导部断裂,首先朝向方向盘的内周侧的旋转中心轴线的方向开始膨胀展开,然后袋体朝向驾驶位的方向膨胀展开。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气囊单元的袋体在膨胀展开的开始初期朝向驾驶位的方向急剧地展开的情况。
可以是,所述气囊单元具有向相对于朝向驾驶位的方向而实质上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安装轴,并通过所述安装轴安装于所述框架固定部。
在该情况下,将气囊单元安装于框架固定部的安装轴向相对于朝向驾驶位的方向而实质上垂直的方向延伸,因此在气囊单元的袋体朝向驾驶位的方向膨胀展开时,通过安装轴能够有利地承接来自袋体的反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2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及其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