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光滤光片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2129.9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7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金传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联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0 | 分类号: | G02B5/20;A61L2/232;B29C45/14;B29C45/00;A61L101/30;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苏州企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4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光 滤光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红外光滤光片及其制备工艺,包括树脂基材,所述树脂基材包括至少一功能部,所述功能部内混合有滤光粒子;所述树脂基材外部外部设有杀菌镀层镀层,红外光滤光片制备工艺,包括S1:制备滤光粒子:S2:制备树脂基材,S3:将蓝玻璃粒子加入树脂基材内;S4:将混合液A通过注塑机进行至少一次注塑形成混合有蓝玻璃粒子的滤光片基材;S5:对滤光片基材表面溅射氧化锌或者氧化银层。本工艺及滤光片解决了蓝玻璃易碎的问题,提高成品率;滤光片通过多次的注塑,由于半凝固的情况下,与新注塑的混合液能够形成完整的片体;通过镀层表面有抑制细菌的功能,减少滤光片表面在潮湿环境下发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产品领域,尤其涉及红外光滤光片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摄像摄影设备的成像质量及硬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迫使摄像摄影 设备制作技术不断发展。
当摄像模组要实现不同拍摄功能时,需要用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膜系的滤 光片。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IR双滤光片切换器,利用微电子电机驱动,从而 实现两个滤光片之间的切换。由于需要在整个摄像模组中增加驱动装置,导致整 个摄像模组的体积较大,不利于摄像模组朝着便携式、小型化发展,现有技术中, 如专利公布号为:CN 108037547 A的专利公开的一种滤光片的镀膜方法及滤光 片,其实通过高温胶带遮挡的形式,进行不同的镀膜;但该种方式,对于镀膜原 材有较多的浪费;并且当针对红外线滤光片时,采用蓝玻璃,蓝玻璃又易碎,再 使用该种方式镀膜,成品率较低。
此外,现有的滤光片还存在以下问题,一般梅雨天气,空气通常在相对湿度 大于65%,玻璃就会长霉,要始终保持干燥这是不可能的。现有的滤光片真空镀 膜是利用氟化物疏水特性,只是减少霉菌的水分供应,不具有主动杀伤霉菌的作 用,因此现有镀膜的防霉效果很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红外光滤光片,包括树脂基材,所 述树脂基材包括至少一功能部,所述功能部内混合有滤光粒子;所述树脂基材外 部外部设有杀菌镀层镀层。
优选的,所述树脂基材为芳香酸丙烯酸酯、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共聚物、聚氨 酯丙烯酸酯、含羟基的聚酯丙烯酸酯或其组合。
优选的,所述杀菌镀层为氧化锌或过氧化银。
优选的,所述树脂基材包括第一功能部、第二功能部,所述第一功能部设有 纳米蓝玻璃粒子,所述第二功能部内设有颜料分散液。
一种红外光滤光片制备工艺,
S1:制备滤光粒子:取蓝玻璃原材,使用进行纳米级研磨机进行研磨,制得 直径0.3μm-0.5μm的蓝玻璃粒子;
S2:制备树脂基材,取芳香酸丙烯酸酯、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共聚物和含羟基 的聚酯丙烯酸酯的组合物和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混合2h后,加入无水乙醇, 缓慢滴入;
S3:将蓝玻璃粒子加入树脂基材内,蓝玻璃粒子与树脂基材的混合比例为 1:1-3,为混合液A;
S4:将混合液A通过注塑机进行至少一次注塑形成混合有蓝玻璃粒子的滤光 片基材;
S5:对滤光片基材表面溅射氧化锌或者氧化银层。
优选的,在一次注塑后得到的树脂片的边缘注射树脂混合液A,凝固后,形 成多功能的滤光片基材。
优选的,在一次注塑后得到的树脂片的边缘注射树脂混合液A,半凝固时, 再次注塑,在混合液A旁边填充混合液B。
优选的,树脂混合液B有竖直基材和颜料分散液的混合。
优选的,在对滤光片镀层之前进行清洗,将滤光片放入离子束溅射镀膜设备 的靶材位置,将滤光片表面的经过粗清洗后的杂质分离,后直接在机箱内放置于 镀膜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联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联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21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