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整线平整机区域的便携式智能同步近控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2569.4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7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盛意;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整 区域 便携式 智能 同步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平整线平整机区域的便携式智能同步近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平整线平整机旁的智能面板底座、以及设置在智能面板底座上的智能近控操作面板,智能近控操作面板包括触摸屏、近控操作系统、NFC模块、通讯端口,触摸屏为HMI操作画面,包括对切分剪、平整机、防皱辊执行控制的控制按钮,近控操作系统根据触摸屏上控制按钮的按压操作将对应控制信号发送到S7 PLC,S7 PLC根据控制信号执行对平整机设备的操作控制。本发明改变现有固定式现场近控操作箱体积大、挡视线,布线工程大,操作界面不能改变等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精整作业线操作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平整线平整机区域的便携式智能同步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钢铁企业中,平整线平整机区域主要由平整机、防皱辊、轧辊磨抛光设备等设备组成,是离线式平整线的主工艺段,其目的是通过通过调整轧制力、弯辊力控制带钢延申率来对来料带钢的常温再轧制,改变带钢表面的金相特性,消除带钢表面退火后形成的屈服平台。随着现在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的提高,平整机区域的轧制工艺控制已从原来的手动控制转为半自动控制,但是为了处理异常(比如轧机辊面人口清理等)和便于设备的维护,手动近控操作功能是必不可少,所以,平整线的平整机区域设备的电气控制包含自动、半自动、和手动处理功能。
传统的手动近控操作,采用现场机旁操作箱方式操作,即在平整线平整机区域机旁安装一个机旁操作箱,布置平整机区域各个设备的操作按钮和动作信号等,将这些信号通过施工布线连接到电气室控制PLC的输入输出板卡上,再由PLC的控制程序控制各设备的动作。
随着近年来劳动效能的不断提升,现场操作岗位越来越少,基本集中在主操作室集中操控,只有在自动模式失效或者发生异常时才需要到机旁手动近控操作。现有的机旁近控操作箱操作模式,存在诸多的不利因素:
1、操作箱体积较大,全自动作业线设备紧凑,操作箱布置比较困难,容易阻挡主控室操作人员的视线。
2、操作箱上,操作按钮、开关较多,电缆量较大,布线的工程量也相应较高。
3、PLC的IO模块多,传统作业线,近控操作箱的操作按钮要占据PLC大约1/3的IO点。
4、注重手动,操作状态显示较弱,如需要较完善的状态显示,需要增加OP之类的操作面板,成本高,操作箱的体积也会更大。
5、功能扩展几乎不可能。一旦近控操作箱设计制造安装完成,需要做功能扩展就需要重新更换。
为了解决现有现场近控操作箱这些不利因素,并且结合现在对智能装备提升的要求,我们研发了一种便携式可移动的智能近控操作面板,在平整线平整机区域的设备需要现场近控操作时,由操作人员携带这个智能近控操作面板到机旁,插入现场的操作面板架子,就可在现场近控操作,操作完成后,智能近控操作面板可以带回操作室。智能操作面板上包含了所有平整线平整机区域设备的操作按钮和相关前后工序设备的操作按钮和对应的设备状态显示。便携式可移动智能操作面板通过软件编制操作画面,通过WIFI或以太网与PLC进行通讯,将操作指令送给PLC,并从PLC获取被操作设备的设备动作状态,这样,即解决了传统现场近控操作箱体积大不易布置的问题,同时节省了PLC输入/输出模块的硬件投入和大量的信号电缆,操作显示功能也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需要而调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平整线平整机区域的便携式智能同步近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克服以往平整线平整机区域固定式现场近控操作箱体积大、挡视线,布线工程较大,输入输出模块成本高,操作界面不能改变等缺点。为平整线平整机区域设备的现场人工操作提供一个可携带移动的智能操作界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25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