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2636.2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8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王维维;童福强;邓波;董睿;张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10;A24F40/57;A24F40/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550001***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烟雾 化装 以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其中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压电基底、叉指换能器构件、加热元件、导液件以及储液部,压电基底上设有雾化区,叉指换能器构件贴合于压电基底的表面,导液件用于将储液部中的烟液传导至雾化区,其中加热元件用于将热量传递至雾化区中的烟液,使得雾化区中的烟液温度升高,叉指换能器构件用于通过发出的声表面波对雾化区中的烟液雾化。本发明的电子烟雾化装置通过导热的方式提高雾化区烟液的温度,再利用叉指换能器雾化,能够提高叉指换能器的雾化效果,提高能量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加热烟液的电子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传统电子烟采用电加热方式,其原理是储油装置中的烟油经过导油管滴入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的高温将烟油蒸发雾化形成雾化蒸汽,并随空气被抽吸者吸入。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是,高温会导致烟油、加热元件及导油管材料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分解、裂解、碳化和溶出反应,容易影响抽吸品质并存在潜在的健康隐患。
近年来出现了超声雾化、声表面波雾化等方式的常温雾化技术。然而,当前采用的声表面波雾化技术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雾化效果不好,能量利用率较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压电基底、叉指换能器构件、加热元件、导液件以及储液部,压电基底上设有雾化区,叉指换能器构件贴合于压电基底的表面,导液件用于将储液部中的烟液传导至雾化区,其中加热元件用于将热量传递至雾化区中的烟液,使得雾化区中的的烟液温度升高,叉指换能器构件用于通过发出的声表面波对雾化区中的烟液雾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热的方式提高雾化区烟液的温度,再利用叉指换能器雾化,能够提高叉指换能器的雾化效果,提高能量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叉指换能器构件包括第一叉指换能器和第二叉指换能器,沿第一方向,第一叉指换能器和第二叉指换能器对称设置且雾化区位于第一叉指换能器和第二叉指换能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第一叉指换能器和第二叉指换能器为环形,环形相对所述雾化区内凹,且从环形到雾化区,环形相对的两个直线侧边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逐渐靠近,第二方向为第一叉指换能器和第二叉指换能器的对称轴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加热元件独立地贴合于压电基底的表面或者嵌合于压电基底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导液件独立地贴合于压电基底的表面或者嵌合于压电基底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压电基底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叠加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导液件夹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加热元件沿压电基底的厚度方向与雾化区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加热元件与叉指换能器构件为通过MEMS技术一体化加工于压电基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雾化区为压电基底表面上内陷的凹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控温机构,用于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使得雾化区中的烟液的黏度降低。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2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