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及应用有该门锁结构的清洗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3392.X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林益波;朱灯光;王栋;叶芳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6 | 分类号: | E05B47/06;E05B15/14;A47L15/4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张群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器 门锁 结构 应用 清洗 | ||
1.一种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用来与电器主体相连,其顶壁开有上下贯通的插口(11);
锁杆(2),其上端用来与电器门体相连,其下端具有口形锁口(21),能上下移动地穿过所述壳体上的插口(11),并在锁门状态下能穿入所述壳体(1)上的插口(11)而位于壳体(1)内,而在开锁状态下能穿出插口(11)、位于所述的壳体(1)之上;
锁扣(4),位于所述的壳体(1)内,呈C形结构且开口方向与锁杆(2)的锁口(21)方向相对;锁扣(4)的中部能转动地设于所述的壳体(1)上并位于锁口(21)的旁侧;锁扣(4)的开口在开锁状态下斜朝上对应锁杆(2)下端布置,而在锁门状态下,在所述锁杆(2)向下抵压的作用下,锁扣(4)的开口端随着锁杆(2)的下移而逐渐朝向锁杆(2)偏转直至进入所述锁杆(2)的锁口(21)内并相互扣合;
止动件(3),能左右移动地设于壳体(1)中且左端与所述锁扣(4)的侧部相抵,在所述锁扣(4)的开口端向下翻转过程中,所述止动件(3)在锁扣(4)侧部抵压的作用下向右移动;
第一弹性件(10),设于所述壳体(1)中并使止动件(3)始终保持向左移动的趋势,在所述锁扣(4)的开口端向上翻转过程中,所述止动件(3)在第一弹性件(10)作用下向左移动;
操作件(6),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中并位于止动件(3)右侧,所述止动件(3)的右端设置有限位块(31),对应的,所述操作件(6)的左侧开有供限位块(31)插置其中从而对其限位的限位缺口(61);
限制件(5),能左右移动地设于壳体(1)上部,该限制件(5)向左移动状态下其左端抵靠在锁扣(4)上侧并防止其向上翻转,该限制件(5)向右移动使其左端脱离锁扣(4)上侧而取消对锁扣(4)的限制,所述限制件(5)与操作件(6)相连接并在操作件(6)上移的驱动作用下向左移动、而在操作件(6)下移的驱动作用下向右移动;以及
驱动机构,设于壳体(1)上并用于驱动操作件(6)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中设置有能使操作件(6)始终保持向上移动趋势的第三弹性件(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为电磁组件(63),该电磁组件(63)设于操作件(6)下方且至少包括有线圈(631)及能在线圈(631)通电状态下回缩的铁芯(632),所述铁芯(632)能上下移动地设于线圈(631)中,所述第三弹性件(30)设于铁芯(632)下侧,所述铁芯(632)上端与操作件(6)相连接并能在线圈(631)通电状态下为操作件(6)提供克服第三弹性件(30)的拉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中设置有能将操作件(6)约束在其移动行程端部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包括定位针(64)及开设于操作件(6)侧壁上的定位槽(62),所述定位针(64)设于操作件(6)的侧壁布置且其一端能滑移地插置在定位槽(6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64)的至少部分垂直定位槽(62)布置,所述定位槽(62)至少具有仅允许定位针(64)在定位槽(62)中单向滑移的滑道(620),所述滑道(620)的靠上的一端形成有能在解锁状态下与定位针(64)相配合限位的第一限位点(621),所述滑道(620)的靠下的一端形成有能在锁定状态下与定位针(64)相配合限位的第二限位点(6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器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点(621)与第二限位点(622)间隔布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限位凸块(623),所述定位槽(62)具有绕过限位凸块(623)的第一侧将第一限位点(621)与第二限位点(622)相连通的第一滑道(624)、绕过限位凸块(623)的第二侧将第一限位点(621)与第二限位点(622)相连通的第二滑道(625),所述第一滑道(624)、第一限位点(621)、第二滑道(625)、第二限位点(622)首尾相接共同围合成所述的滑道(6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33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