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的原位修复粒子激发极化实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3739.0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9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夏腾;毛德强;胡开友;刘正达;赵瑞珏;孟健;王亚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原位 修复 粒子 激发 极化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动态的原位修复粒子激发极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封堵的筒体,筒体的一端连通供液管,另一端连通回液管;
所述筒体的内腔能够填充电解液及可渗透多孔介质,所述可渗透多孔介质包括污染物质和沙砾,筒体中填充有饱和电解液,以使得可渗透多孔介质处于饱和状态;所述供液管能够向具有电解液的内腔输入修复粒子悬浮液,以模拟修复粒子注入地下水的动态过程;
所述筒体内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激发电极,两个激发电极间能够以设定时间间隔形成电流,以完成修复粒子的间歇性激发极化;
所述筒体的侧壁处沿筒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极化电极,极化电极的一端伸入筒体的内腔,另一端分别与电压测量平台连接;多个极化电极能够在修复粒子在筒体内腔输入及扩散的过程中,采集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处修复粒子的激发极化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的原位修复粒子激发极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侧壁处沿筒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取样口,多个取样口能够独立开闭,以实现不同位置处修复粒子的取样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的原位修复粒子激发极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处设置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用于驱动供液管中的液体沿设定方向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的原位修复粒子激发极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路的末端能够在不同时刻,分别与电解液储存装置或修复粒子悬浮液储存装置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的原位修复粒子激发极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竖直布置,筒体的下端连通供液管,上端连通回液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的原位修复粒子激发极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极化电极与取样口关于筒体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的原位修复粒子激发极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两端的激发电极分别与电流控制器的正负极连接,所述电流控制器用于激发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的原位修复粒子激发极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可拆卸的端盖,所述端盖用于实现筒体两端的封堵。
9.一种动态的原位修复粒子激发极化实验方法,利用了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态的原位修复粒子激发极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向筒体的内腔填充可渗透多孔介质,并完成筒体两端的封堵;
向筒体的内腔通入饱和电解液,使可渗透多孔介质处于饱和状态;
将修复粒子充分溶于蒸馏水中,得到修复粒子悬浮液;
根据所设定的修复粒子悬浮液在筒体内腔中的流动时间,供液管以设定的流量向筒体内腔注入修复粒子悬浮液;
修复粒子悬浮液输入后,以设定时间间隔进行修复粒子的激发极化,利用极化电极采集不同时间和不同位置的修复粒子激发极化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37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