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熔喷纤维的低气味、长效驻极效果的聚丙烯均聚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244267.0 申请日: 2020-03-31
公开(公告)号: CN111548553A 公开(公告)日: 2020-08-18
发明(设计)人: 娄路阳;徐超;蔡龙龙;唐睿;周楠婷;张锴;周臻琪;周武;蔡青;周文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23/12 分类号: C08L23/12;C08L23/08;C08K3/38;C08K3/08;C08K3/02;D01F8/06;D01F1/10;D04H1/4291;D04H3/007
代理公司: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代理人: 胡永宏
地址: 201703 上海市青浦***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纤维 气味 长效 效果 聚丙烯 均聚物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用于熔喷纤维的低气味、长效驻极效果的聚丙烯均聚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A)均聚聚丙烯、(B)间规聚丙烯和(C)长效静电驻极组分,各组分质量配比为80‑90%:10%‑2%:0.5%‑3%。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具有i)根据ISO 1133测量的100至2000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2.16kg),ii)具有长效静电驻极效果,iii)具有良好的纺丝气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丙烯均聚物和长效静电驻极组分的新型聚丙烯组合物、包括该聚丙烯组合物制备的熔喷纤维或熔喷布、包括该熔喷纤维或熔喷布制备的终端制品及其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非织造材料的种类可按照成网方式、加固方式或用途来分。按成网方式可分为干法成网(机械梳理成网、气流成网)、湿法成网(圆网法、斜网法)和聚合物纺丝成网(纺粘法、熔喷法、膜裂法、静电法)。按加固方式可分为机械加固(针刺法、水刺法、缝编法)、热粘合(热轧法、热风法、超声波粘合法)和化学粘合(浸渍、喷洒、泡沫、印花、溶剂等)。按用途可分为医用卫生材料、过滤材料、土工合成材料、车用材料、建筑用材料、电器电子行业用材料、包装材料、农业用材料和家用装饰材料等,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医用卫生非织造材料和过滤用非织造材料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我们提到的防护口罩、防护服、隔离服、手术衣、儿童口罩等。这些材料一般都由纺粘非织造材料和熔喷非织造材料复合而成。纺粘非织造材料是聚合物经过高温熔融后从纺丝孔挤出,在空气的牵伸作用下变长变细,冷区后成网制备而成的。纺粘非织造材料又分为单组分纺粘材料和双组分纺粘材料。纺粘非织造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磨损、手感好等特点,在防护口罩中纺粘非织造材料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并具有一定过滤效率,主要拦截大粒径颗粒物。熔喷材料是由聚合物母粒经熔融后从喷丝孔挤出,形成熔体细流,在高温、高速气流的作用下牵伸后沉积在接收装置上,并依靠自身残余热量加固制备而成的。熔喷材料具有纤维直径小、孔径小、比表面积大且孔隙率高的特点。在防护口罩中熔喷非织造材料是过滤的核心元件,能够高效过滤颗粒物。同时,熔喷技术可以与驻极技术相结合,凭借着大量电荷创造的强大静电场,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熔喷材料的过滤效率而且不会增加过滤阻力。

当前市场上流通的大部分熔喷聚丙烯采用不完全降解法制备,纺丝气味大,成品熔喷布存在异味,经久不散,受限于国内静电驻极母粒的工艺水平参差不齐,成品熔喷布静电驻极效果保持时间通常在3个月内甚至更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纺丝气味且具有长效静电驻极效果的可用于熔喷纤维制备的均聚聚丙烯组合物,基于该均聚聚丙烯组合物,改善了常规熔喷纤维纺丝气味大及静电驻极效果持续时间短的问题。

本发明的发现是,在间规聚丙烯和长效静电驻极组分的存在下所制备的熔喷纤维和熔喷布,成品气味优良且静电驻极持续时间大幅延长。

因此,本发明涉及适于制备熔喷聚丙烯纤维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组分及配比包括:

(A)低分子量分布均聚聚丙烯 80-90%;

(B)低气味间规聚丙烯 10-20%;

(C)长效静电驻极组分 0.5-3%;

其中组分(A)均聚聚丙烯,应具备下述特点:i)分子量分布<3,ii)灰分及杂质含量<150聚丙烯m,iii)DTBP残留量<5mg/kg。

组分(A)以熔指为3-150g/10min范围内的常规均聚聚丙烯粒料和/或粉料为基体,可以任何已知减粘降解方式制备,例如某具体示例中通过基料与适量过氧化物混合均匀后,经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制备,其中过氧化物添加量与基体均聚聚丙烯的熔指、挤出温度,螺杆作用时间呈负相关关系,且存在添加量触发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4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