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4616.9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0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湃杰;秦锋;孔祥建;李小和;王臣;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35;G02F1/1343;G02F1/167;G02F1/16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驱动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偏光组件、液晶盒和第二偏光组件,第一偏光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板、金属粒子层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一电极层,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紧邻金属粒子层设置;第一电极层和/或第二电极层为条状电极;金属粒子层包括若干金属粒子,对第一偏光组件施加电压阶段,金属粒子均向第一偏光组件中的任一层条状电极移动;不对第一偏光组件施加电压阶段,金属粒子均悬浮于第一偏光组件中的金属粒子层中。控制显示装置呈现显示面板的画面或处于透明状态,有利于改善显示装置中背景文字的呈现清晰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子视觉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聚合物分散液晶显示器、电致变色显示器、电泳显示器和电湿润显示器等。显示器可以提供作为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数字标牌、告示牌、销售点设备或其他适当设备的一部分。现有透明显示装置中,当其设置有背景层且背景层中有固定内容的文字时,用户透过透明显示器看到背景层的文字会存在重影问题,或者衍射现象,导致文字无法清晰可见。因此,亟待发明一种新型显示面板,使得显示面板处于透明显示状态时,用户透过透明显示装置看到其后面背景层中的文字能够清晰可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通过改善显示面板的内部结构,用以实现在特定控制下,透明显示装置背景层中的文字可以被用户清晰地观看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偏光组件、液晶盒和第二偏光组件,所述液晶盒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偏光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偏光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金属粒子层;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朝向所述金属粒子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朝向所述金属粒子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层为条状电极;
所述金属粒子层包括若干金属粒子,对所述第一偏光组件施加电压阶段,所述金属粒子均向所述第一偏光组件中的任一层所述条状电极移动;
不对所述第一偏光组件施加电压阶段,所述金属粒子均悬浮于所述第一偏光组件中的所述金属粒子层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在第一显示状态下,若所述第二偏光组件为所述偏光片,则向所述第一偏光组件施加第一电压,控制所述金属粒子均向所述第一偏光组件中任一侧的所述条状电极移动;
在第一显示状态下,若所述第二偏光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三基板、所述第四基板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三基板和所述第四基板之间的所述金属粒子层,则向所述第一偏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偏光组件均施加所述第一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偏光组件中的所述金属粒子均向所述第一偏光组件中任一侧的所述条状电极移动,并控制所述第二偏光组件中的述金属粒子均向所述第二偏光组件中任一侧的所述条状电极移动;
在第二显示状态下,若所述第二偏光组件为所述偏光片,则不向所述第一偏光组件施加所述第一电压,所述金属粒子均悬浮于所述金属粒子层中;
在第二显示状态下,若所述第二偏光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三基板、所述第四基板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三基板和所述第四基板之间的所述金属粒子层,则不向所述第一偏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偏光组件施加所述第一电压,所述金属粒子均悬浮于所述金属粒子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4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