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避免污染的尿检用采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4792.2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9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申佳;师树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炊万庭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污染 尿检 用采尿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泌尿科门诊检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避免污染的尿检用采尿装置。包括漏斗,在漏斗的下端设有试样管和溢流口,试样管可拆卸连接在漏斗上并用于承接漏斗中的尿液,溢流口供漏斗中的多余尿液在满注试样管后排出,还包括防溅洒机构,防溅洒机构可在试样管从漏斗上拆下的过程中降低试样管中尿样的液面,从而避免因试样管中的尿样满注而容易产生的尿样溅洒污染。本发明进可避免尿样采集过程中患者手部触摸尿液产生的污染,并提高尿液采样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泌尿科门诊检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避免污染的尿检用采尿装置。
背景技术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现有技术中,用于检验的尿样通常由患者自己收集于试样管内。在尿样的收集过程中,由于试样管管径较小,患者无法控制精确排尿至试样管内。因此通常先排尿至一次性塑料杯内,然后将塑料杯内的尿样倾倒入试样管。在由塑料杯向试样管内倾倒尿液的过程中,患者尤其是协调性较差的老年患者,极易将尿液泼洒至患者持握试样管的手上,一方面造成排泄物污染,增强患者的不适感和反感情绪;另一方面,如塑料杯内的尿液泼洒量较大,转移至试样管中的尿液两较少,达不到检验需求,则需要等待患者下次排尿收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避免污染的尿检用采尿装置,避免尿样采集过程中患者手部触摸尿液产生的污染,并提高尿液采样成功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避免污染的尿检用采尿装置,包括漏斗,在漏斗的下端设有试样管和溢流口,试样管可拆卸连接在漏斗上并用于承接漏斗中的尿液,溢流口供漏斗中的多余尿液在满注试样管后排出,还包括防溅洒机构,防溅洒机构可在试样管从漏斗上拆下的过程中降低试样管中尿样的液面,从而避免因试样管中的尿样满注而容易产生的尿样溅洒污染。
优选的,还包括具有型腔的基块,漏斗的小端连接在基块的上沿,试样管可拆卸连接在基块的下沿,溢流口开设在基块的侧部,且漏斗、试样管以及溢流口均与型腔相连通。
优选的,防溅洒机构为试样管自身,试样管采用塑料材料制作,在试样管的中部设有褶皱段,且试样管在褶皱段呈压缩状态下安装在基块上,可通过拉伸褶皱段增加试样管的容积,从而使试样管中尿样的液面相对下降。
优选的,防溅洒机构包括试样管自身和设置在型腔中的延长段,试样管上端可与延长段对接以增加试样管的容积,从而使试样管中尿样的液面相对下降。
优选的,延长段采用塑料材料制作并同心分布于试样管的正上方,延长段的下部外周设有可与试样管顶部内周位置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延长段的上沿以焊点与型腔内壁固定,在延长段上位于外螺纹的上端的位置设有限位环,限位环可与试样管的上端配合将试样管和延长段锁紧。
优选的,在基块的下沿位置开设有供试样管配合安装的螺纹孔。
优选的,防溅洒机构包括设置在试样管内的第一隔板和设置在型腔中的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将试样管内腔分隔为灌注腔和溢流腔,第一隔板的上沿和第二隔板的下沿紧触以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形成导流板,导流板将型腔内的尿液朝向灌注腔和溢流口方向流动并隔绝型腔中的尿液流入溢流腔,在试样管从基块上拆下的过程中,可使得灌注腔上部的尿液由第一隔板上沿和第二隔板下沿之间产生的间隙流入溢流腔中。
优选的,在第二隔板上贯穿设有倒置的U形管, U形管位于灌注腔中的端部高度高于其位于溢流腔中的端部高度,在溢流腔中设有与U形管的对应端部配合的封头,且封头上设有供U形管与溢流腔之间空气流通的细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4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