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智能附件的手表及手表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4823.4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2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新刚;罗晨;宋鹏涛;龚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47/00 | 分类号: | G04B47/00;G04G19/00;A44C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190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智能 附件 手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智能附件的手表及手表体,该带有智能附件的手表包括:表主体、表带及智能附件,表主体内部具有时间显示元件,表主体与智能附件的贴合面相对,并在表主体与智能附件之间设有扣合装置,在表带内设有电池;在表主体上设有第一导接部及第二导接部,在智能附件上设有第三导接部,在表带上设有第四导接部,第一导接部与第三导接部相对,第二导接部与第四导接部相对,电池与第四导接部相导接,第一导接部与第二导接部相导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表领域,具体涉及带有智能附件的手表及手表体。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手表领域出现两种手表:一种为智能手表,一种为传统手表。传统手表由于其具有精美的机械制造工艺以及漂亮的外观设计,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即便是在智能手表品种层出不穷的今天,部分消费者仍然青睐于传统手表。另一方面,智能手表由于结合了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作为穿戴式设备,为消费者提供了各种集成化、个性化的功能需求。
基于以上原因,现在市在出现了一种带有智能附件的手表,该智能手表一方面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传统的爱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智能附件集成智能手表的功能,可以使一个手表同时兼具传统手表、智能手表的优点。
但,现有带智能附件的手表具有以下缺点:
1、手表的主体部分对于手表的美观性能、消费者的使用手感具有重要影响,并且智能附件是增加的一个部件,会增加整个手表主体部分的厚度;另一方面,智能附件需要电池,电池会占用空间较大,在整体上会使手表主体的厚度增加,使手表的主体部分显得厚重、笨拙。
2、电池是具有使用寿命的,如果电池超出使用寿命需要更换,则需要拆开智能附件,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操作困难,可能需要借助于专业的维修人员。
3、由于智能附件是一个独立的部件,仅仅通过机械方式与手表主体进行连接,无法方便的对智能附件的功能进行扩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智能附件的手表及手表体,本发明相对于现带有智能附件的手表而言,外形更美观,使用及扩展均非常方便。
其技术方案如下:
带有智能附件的手表,其包括:表主体、表带及智能附件,表主体内部具有时间显示元件,表主体与智能附件的贴合面相对,并在表主体与智能附件之间设有扣合装置,在表带内设有电池;在表主体上设有第一导接部及第二导接部,在智能附件上设有第三导接部,在表带上设有第四导接部,第一导接部与第三导接部相对,第二导接部与第四导接部相对,电池与第四导接部相导接,第一导接部与第二导接部相导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表主体的外缘设有至少两个扣合缺,在智能附件的外缘设有至少两个卡勾,卡勾与扣合缺相配合,所述扣合装置为该扣合缺及卡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表主体的贴合面靠中心位置设有凹槽,在所述智能附件的贴合面靠中心位置设有凸台,所述第一导接部设于该凹槽内,所述第三导接部设于该凸台上,当凸台卡于凹槽时,第一导接部与第三导接部相导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接部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导接部包括第三触点、第四触点,第一触点与第三触点相对,第二触点与第四触点相对;所述第二导接部还包括有五触点、第六触点,所述第四导接部还包括有第七触点、第八触点;第五触点与第七触点相对,第六触点与第八触点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主体内还设有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一触点与第五触点之间通过第一导线导接,第二触点、第六触点之间通过第二导线导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主体的两侧均设有两个连接耳,所述表带的两端均设有连接轴,表带两端的连接轴分别卡入两侧的连接耳中,所述第五触点、第六触点分别设于连接耳上,所述第七触点、第八触点分别设于连接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4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钳位电路及集成电路芯片
- 下一篇:业务灾备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