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蔓式棚架葡萄树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5107.8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8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婷;刘鑫铭;雷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2 | 分类号: | A01G17/02;A01G7/06;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董大媛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蔓式 棚架 葡萄树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蔓式棚架葡萄树栽培方法,涉及葡萄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栽培方法将主蔓沉于棚架之下,结果带沿行向分布,栽培工人可在垄上进行夏剪、花果管理等栽培措施,操作高度适宜,不需仰头踮脚或弯腰低头,效率提高,省时省工。挂果后果穗不碰头,园内行走舒适,观光体验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葡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蔓式棚架葡萄树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棚架是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湿热地区应用较广的葡萄栽培架式,常用的生产园或观光园棚架架面高度180~200cm,由于所有枝梢分布于架面上,葡萄花果管理、夏剪的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仰头踮脚,费时费工,不符合省力栽培的发展趋势。若降低棚架高度,由于棚架栽培的葡萄果穗垂于架面下,葡萄挂果后易碰头,园内行走需低头弯腰,不利于葡萄采摘园的观光体验。近年来葡萄生产栽培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越来越高,因此亟需提出一种适合棚架栽培的省力树形,以降低栽培管理过程中人工成本,提高效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蔓式棚架葡萄树栽培方法,可解决棚架葡萄栽培管理过程中需要仰头踮脚,费时费力的问题,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挂果后果穗不碰头,园内行走舒适,观光体验良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蔓式棚架葡萄树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葡萄园内起垄,在垄上定植葡萄幼苗;
(2)春季萌发后,选择一根新梢作为主干,抹除其余新梢;
(3)待所述主干的高度达120~130cm时摘心,选择顶端萌发的2个副梢为主蔓,将所述主蔓沿行向反向绑缚于铁丝上,抹除其余副梢;
(4)待所述主蔓长至株距的一半时摘心,将萌发的二次副梢留2片叶摘心,之后再萌发的各级副梢均只留顶端副梢进行4片叶摘心,将摘心后的各级副梢培育为结果母枝。
优选的,步骤(1)所述起垄的高度为20~30cm,垄宽100~150cm。
优选的,所述起垄的垄间接为150cm~200cm。
优选的,在所述起垄后,还包括施底肥,所述底肥的施入量为每株葡萄幼苗施8~12kg有机肥和0.3~0.8kg钙镁磷肥。
优选的,步骤(1)所述葡萄幼苗的定植行距为300cm,株距为300cm~400cm。
优选的,将步骤(3)所述主蔓绑缚于棚架架面下的铁丝上,所述铁丝是沿种植行向设置,且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60cm。
优选的,将步骤(4)所述结果母枝斜向上绑缚于距地180cm的棚架面上。
优选的,从春季新梢长至20cm时至主蔓形成,每株施用高氮型复合肥80~120g,每7~10天施一次;主蔓形成后,每株施用平衡型复合肥80~120g,每10~15天施一次,直至8月下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蔓式棚架葡萄树栽培方法,将主蔓沉于棚架之下,结果带沿行向分布,栽培工人可在垄上进行夏剪、花果管理等栽培措施,操作高度适宜,不需仰头踮脚或弯腰低头,效率提高,省时省工。挂果后果穗不碰头,园内行走舒适,观光体验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成型后的沉蔓式棚架葡萄树栽培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蔓式棚架葡萄树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葡萄园内起垄,在垄上定植葡萄幼苗;
(2)春季萌发后,选择一根新梢作为主干,抹除其余新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5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