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溶胶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5651.2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6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邱欣周;刘国宁;郑茂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张美君 |
地址: | 51811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溶胶 检测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气溶胶检测装置,该气溶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往复式抽气机构、第一采样口和第二采样口,往复式抽气机构设置有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往复式抽气机构可选择地从第一抽气管抽气或从第二抽气管抽气,第一抽气管经由检测模块与第一采样口连通,以使从第一采样口采集的气体流经检测模块被检测,第二抽气管经由检测模块与第二采样口连通,以使从第二采样口采集的气体流经检测模块被检测。可以仅利用单个检测模块和单个往复式抽气机构就能够实现对两个相对独立空间中的空气悬浮颗粒物的检测,即实现双通道检测,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气溶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溶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对于室内外、车内外、工作学习场所内外空气质量的监控需求日益增加,故而对双通道、多通道、低成本的气溶胶(即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检测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车内外检测为例,其他场所内外的检测与之类似。现有的方案中有采用两个独立的检测模块,车内放置一个检测模块,车外放置一个检测模块。这种方式需要采用两个独立的检测模块,因此会导致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对于两个检测模块的一致性的要求也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溶胶检测装置,该气溶胶检测装置能够对两个独立的空间中的气溶胶进行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气溶胶检测装置,该气溶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往复式抽气机构、第一采样口和第二采样口,所述往复式抽气机构设置有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所述往复式抽气机构可选择地从所述第一抽气管抽气或从所述第二抽气管抽气,所述第一抽气管经由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采样口连通,以使从所述第一采样口采集的气体流经所述检测模块被检测,所述第二抽气管经由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二采样口连通,以使从所述第二采样口采集的气体流经所述检测模块被检测。
可选地,所述往复式抽气机构包括气体容纳室和隔膜,所述隔膜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所述气体容纳室,所述隔膜将所述气体容纳室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经由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采样口连通,所述第二容腔经由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二采样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腔,所述检测腔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检测腔和第二检测腔,所述第一采样口、所述第一检测腔、所述第一抽气管和所述第一容腔依次连通,所述第二采样口、所述第二检测腔、所述第二抽气管和所述第二容腔依次连通。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所述检测腔内设置有非透明分隔板,所述非透明分隔板将所述检测腔分隔为所述第一检测腔和所述第二检测腔,所述第一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腔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腔中的气体的微粒物,所述第二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腔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检测腔中的气体的微粒物。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腔设置有与所述非透明分隔板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检测腔设置有与所述非透明分隔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光源、光陷阱、反射光学元件,所述第一检测腔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光源定位壁和第一透射壁,所述非透明分隔板连接于所述光源定位壁和所述第一透射壁之间,所述第二检测腔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二透射壁和第四侧壁,所述非透明分隔板连接于所述第二透射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
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光源定位壁且光线穿过所述光源定位壁朝向所述反射光学元件射出,,所述反射光学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射壁远离所述光源定位壁的一侧,以将所述光源穿过所述第一检测腔的光线反射穿过所述第二透射壁并进入所述第二检测腔,所述光陷阱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腔的所述第四侧壁处,以吸收来自所述第二检测腔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5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