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土地基基坑用降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6106.5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孟路;李艳;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龙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赵继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土 地基 基坑 降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土地基基坑用降水装置,包括位于基坑顶部边缘的抽水泵、与抽水泵连接且位于基坑内的水管,还包括用于稳固基坑表面的固定机构、用于支撑水泵和固定水管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用于使基坑水位和抽水泵的工作状态联动的水位联动机构,本发明固定机构的设置,保证基坑的稳固性,支撑机构的设置,便于将抽水泵和水管固定,水位联动机构的设置,便于监测基坑内的水位,同时控制抽水泵的工作状态,避免地下水抽取过量而造成周边过度沉降等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土地基基坑用降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利用,超大型深基坑工程大量涌现。为保护基坑周边邻近建筑、道路及市政管网的安全,对深基坑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透水性较强的地层中开挖基坑,基坑降水施工的安全性、便利性、经济性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现有技术中,采用水管设于基坑底部进行排水,但是水管的固定不牢固,在施工过程中容易移位而导致位置不稳定,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位降落量是对应的,地下水位降落的曲面分布必然引起邻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所以现有的基坑降水需经过现场勘查和严密计算,并且在抽水全过程需安排专人轮流对水泵的抽水情况进行查看,现有的基坑用降水装置,未设置基坑水位监测装置,需要工人专门的对基坑水位进行查看,如果工人一时疏忽,可能会造成地下水抽取过量,造成周边过度沉降等安全事故。
因此,提供一种便于将水管进行固定、且使基坑水位和水泵工作状态联动的砂土地基基坑用降水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将水管进行固定、且使基坑水位和水泵工作状态联动的砂土地基基坑用降水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砂土地基基坑用降水装置,包括位于基坑顶部边缘的抽水泵、与抽水泵连接且位于基坑内的水管,还包括用于稳固基坑表面的固定机构、用于支撑水泵和固定水管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用于使基坑水位和抽水泵的工作状态联动的水位联动机构,所述水位联动机构包括与固定机构固定的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容纳腔、与容纳腔的侧壁通过滑动机构活动连接的浮筒、与浮筒顶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机构、位于浮筒上方的第二限位板、位于第二限位板上方的第一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和连接机构固定连接的感应开关、与第二限位板和连接机构固定连接的挤压开关,感应开关与挤压开关并联,感应开关与抽水泵和电源串联,挤压开关与抽水泵和电源串联。
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若干进水孔,连接机构包括与浮筒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穿过第二限位板的连接杆、与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杆穿过第二限位板并在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挤压开关包括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隔离片、与第二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导电机构,导电机构包括与第二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座、位于固定座内的安装腔、与安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与第一接线柱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片、与第二接线柱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片,第一固定片的左端设有第一楔形尖端,第二固定片的右端设有弹片,弹片的右端设有第二楔形尖端,第一楔形尖端的位置和第二楔形尖端的位置相对应,隔离片的底部设有第三楔形尖端,第三楔形尖端位于第一楔形尖端和第二楔形尖端之间,隔离片穿过固定座并在安装腔内移动,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通过导线与电源和抽水泵串联。
所述第二固定片的右端设有开口向右的容纳槽,容纳槽内固接有弹簧,弹片的左端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在容纳槽内。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与浮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的滑块、位于容纳腔的表面且与滑块配合的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浮筒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在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基坑的表面固定连接且处于竖直方向的若干支撑桩、与相邻两个支撑桩连接且处于水平方向的支撑柱、与支撑桩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位于基坑外部的支撑板,抽水泵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龙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龙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6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