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控制电路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6212.3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7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谭程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慧睿思通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G06F9/4401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汇远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81 | 代理人: | 李雪鹃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控制电路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电源控制电路和系统,电源控制电路具有电源连接端及用于与电源控制芯片的使能控制引脚相连的控制输出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分压单元、第一电阻和低压导通电路;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端相连,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低压导通电路的电压检测端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分压节点相连,所述低压导通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输出端相连,所述低压导通电路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分压单元的分压节点相连,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压导通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本发明的电源控制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关机控制电路存在电池低压关机不可靠,出现不断重启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电池供电设备中,为了保护系统负载电路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当电池的输出电压下降一定值时停止为负载电路供电,实现电子设备的自动关机功能;但是在现有的关机控制电路中存在自动关机后重启或反复开关机的现象,影响设备的稳定性。
可见,现有技术中关机控制电路存在电池低压关机不可靠,出现不断重启的现象,从而影响设备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使设备出现因低电压而自动关机后又再出现重启或反复开机现象的原因是:系统负载变轻使电池电压反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和系统,能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关机控制电路存在电池低压关机不可靠,出现不断重启的现象,从而影响设备的稳定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具有电源连接端及用于与电源控制芯片的使能控制引脚相连的控制输出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分压单元、第一电阻和低压导通电路;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端相连,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低压导通电路的电压检测端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分压节点相连,所述低压导通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输出端相连,所述低压导通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分压节点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压导通电路的第一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压单元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分压节点相连;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低压导通电路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阳极接地,所述比较器的基准电压端与所述低压导通电路的电压检测端相连,所述比较器的阴极与所述电源连接端相连;N型MOS管,所述N型MOS管的栅极与所述比较器的阴极相连,所述N型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低压导通电路的第二端相连,所述N型MOS管的漏极与所述低压导通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N型MOS管的漏极还与所述电源连接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低压导通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比较器的阴极相连。
可选地,所述低压导通电路还包括:第二分压单元,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分压节点与所述N型MOS管的栅极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分压单元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分压节点相连;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机械开关和第七电阻;所述N型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电源连接端相连,具体为:所述机械开关的第一不动端与所述电源连接端相连,所述机械开关的第二不动端接地,所述机械开关的动端经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所述N型MOS管的漏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慧睿思通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慧睿思通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6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