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化合成气脱汞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7016.8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0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杰;刘刚;任永强;徐越;罗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56 | 分类号: | C01B3/5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化 合成气 脱汞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气化合成气脱汞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硝酸锌和尿素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混合溶液中硝酸锌和尿素的摩尔浓度范围比为1:(1~10);然后将多孔二氧化钛粉末加入;(2)将混合液进行水浴加热,硝酸锌和尿素在此条件下生成纳米氧化锌,并沉积在多孔二氧化钛粉末微孔道上;(3)真空过滤,将过滤得到的固体放置于烘箱中干燥,获得固体颗粒;(4)将单质硫和步骤(3)制得的固体颗粒按(0.01~0.3):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研磨,然后焙烧制得煤气化合成气脱汞剂。本发明制备的脱汞剂一方面实现了合成气还原性气氛下单质汞的直接脱除,另一方面脱汞剂还可以在中温条件下(150‑300℃)使用,避免了系统由于反复升温降温导致的能量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气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气化合成气脱汞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煤炭利用方法已经对我国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煤炭的洁净利用是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煤气化技术通过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加以利用,具有清洁、高效、低污染的特点,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最有效的途径。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对燃煤烟气中汞的排放和控制进行研究,而对于煤气化中汞排放控制的研究较少。随着以煤气化为基础的高效煤炭利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控制有害微量元素汞的排放,煤气化合成气中汞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煤炭利用过程中释放的汞主要以3种形态存在:颗粒态汞(Hgp)、氧化态汞(Hg2+)和单质汞(Hg0)。颗粒态汞(Hgp)可以通过微粒控制设备脱除,氧化态汞(Hg2+)可以通过湿式洗涤或SO2控制设备脱除,而单质汞不易溶解,很难用普通除尘设备脱除。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为煤粉燃烧过程,产生的烟气为氧化气氛,可以采用催化剂将烟气里的单质汞氧化成氧化态汞一并脱除,而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为还原性气氛,里面的单质汞不能通过氧化成氧化态汞的方式去除,因此煤气化中对汞的脱除相对于燃煤烟气来讲,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化合成气脱汞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气化合成气脱汞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硝酸锌和尿素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获得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硝酸锌和尿素的摩尔浓度范围比为1:(1~10);然后将多孔二氧化钛粉末加入到混合溶液中获得混合液;多孔二氧化钛粉末质量占混合液质量的5%~80%;
(2)将混合液进行水浴加热,硝酸锌和尿素在此条件下生成纳米氧化锌,并沉积在多孔二氧化钛粉末微孔道上;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真空过滤,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直至滤液呈中性;将过滤得到的固体放置于烘箱中干燥,获得固体颗粒;
(4)将单质硫和步骤(3)制得的固体颗粒按(0.01~0.3):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研磨,然后放置于马弗炉中焙烧,焙烧氛围为氮气,制得煤气化合成气脱汞剂。
进一步的,纳米氧化锌粒径为10~50纳米。
进一步的,多孔二氧化钛粉末的平均粒径300微米,比表面积为100~300m2/g。
进一步的,步骤(3)中将过滤得到的固体放置于烘箱中120℃干燥2至4小时,获得固体颗粒。
进一步的,步骤(4)中焙烧温度为250~600℃,焙烧时间为2~4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2)中水浴加热的温度为70~100℃,水浴加热时间为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7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