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梯度风和混凝土质量影响的超高输电塔风振系数简化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7252.X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1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爽;晏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王海荣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梯度 混凝土 质量 影响 超高 输电 塔风振 系数 简化 计算方法 | ||
1.一种考虑梯度风和混凝土质量影响的超高输电塔风振系数简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S1:确定超高输电塔的计算参数,并确定超高输电塔所在地面粗糙度类别,设定10m高度处的平均分速超高输电塔的总高度H;跟开b1;横担个数nc;横担平均外伸长度
S2:通过水平均布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挠曲线获得步骤S1中的超高输电塔0°风向角的1阶侧弯振型φ1(z);
S3:根据荷载规范引入背景分量因子Bz(z),进而计算超高输电塔的脉动风荷载在水平方向的相关系数ρx;
比较超高输电塔塔高和梯度风高度,计算脉动风荷载在竖直方向的相关系数ρz;
根据荷载规范引入并计算共振分量因子R;
确定地面粗糙度指数α;峰值因子gs;10m高度处的湍流度I10;
S4:根据步骤S1中超高输电塔所在地面粗糙度类别,获取背景分量因子的中间变量γ的拟合系数kγ、aγ、lγ、mγ和bγ;
考虑超高输电塔梯度风影响因素,求取风振系数考虑整体外形变化的修正系数θv;
考虑超高输电塔梯度风高度因素和钢管中混凝土作为附加质量因素,求取修正系数θl,该修正系数θl为风振系数考虑附加面积的修正系数θa和风振系数考虑附加质量的修正系数θm的乘积;
式中,ng为梯度风高度以下的累加个数;m′(z)为z高度处钢管中混凝土的单位高度质量,zH′;
S5:考虑钢管中混凝土作为附加质量因素,求取在剩余塔身的风振系数考虑局部外形变化的修正系数的θb(z)、横担的风振系数考虑局部外形变化的修正系数θb(zI)和横隔面的风振系数考虑局部外形变化的修正系数θb(zJ);
步骤S5中剩余塔身的风振系数考虑局部外形变化的修正系数的θb(z)的计算公式为:
横担的风振系数考虑局部外形变化的修正系数θb(zJ)的计算公式为:
横隔面的风振系数考虑局部外形变化的修正系数θb(zJ)的计算公式为:
S6:根据步骤S5获取的修正系数对应求取在z高度处的背景分量因子Bz(z);
步骤S6中,背景分量因子Bz(z)的计算公式为:
μzg为梯度风高度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S7:根据z高度处的背景分量因子Bz(z),结合超高输电塔的设计风振系数计算公式求取对应的风振系数;
超高输电塔的各部位设计风振系数计算公式为:
gs为峰值因子,其根据荷载规范取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梯度风和混凝土质量影响的超高输电塔风振系数简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2中,超高输电塔0°风向角的1阶侧弯振型φ1(z)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H为超高输电塔的总高度;z为当前所在高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梯度风和混凝土质量影响的超高输电塔风振系数简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超高输电塔的脉动风荷载在水平方向的相关系数ρx计算公式为:b为外轮廓宽度;
超高输电塔塔高的脉动风荷载在竖直方向的相关系数ρz的计算公式为:
Hg为梯度风高度;
共振分量因子R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n为脉动风速的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72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