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方法的VR/AR模型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8294.5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9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才华;孙俊;王爽;赵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T19/00;G06T15/00;G06Q50/2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117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模态 融合 方法 vr ar 模型 构建 | ||
1.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方法的VR/AR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并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S1,读取课程VR/AR资源,把资源内包含的虚拟物体模型发送到各渲染器;
S2,获取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数据,生产初始VR/AR场景;
S3,依次导入课程VR/AR资源的各个知识点并初始化各虚拟物体的状态和归属;
S4,读入各用户的互动输入,更新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数据,计算下一时刻各虚拟物体的状态;
S5,发送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数据以及各虚拟物体的状态给各用户相应的渲染器;
S6,渲染各用户的画面;
S7,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方法的VR/AR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将多媒体设备的内容与VR/AR空间内容同步呈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方法的VR/AR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课程VR/AR内的虚拟物体可选择归属单人或多人可见,另外也可选择归属单人或多人可操作,各用户的互动输入包括选择虚拟物体的不同归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方法的VR/AR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各用户的互动输入包括各用户选择在VR/AR空间教室内位姿是空间定位还是任意自由指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方法的VR/AR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是:用户可以选择显示的方式是平面显示还是立体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82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