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井冻结段控制爆破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8342.0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1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付万贵;张庆中;李焕彬;蒋网丁;郑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2 | 分类号: | E21D9/02;E21D11/00;E21D11/15;E21D11/20;E21D11/10;F42D3/00;F42D1/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潘显端 |
地址: | 221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井 冻结 控制 爆破 施工工艺 | ||
1.一种斜井冻结段控制爆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
一、主体掘进与钢棚支护:工作面拱部掘进,掘进主要采用钻爆法;前移前探梁临时支护;挂网、架设工字钢顶梁;本循环拱部和上一循环墙部喷浆临时支护;墙部掘进;挂网架设工字钢柱腿;下一掘进循环;
二、反底拱掘进与外壁支护:反底拱掘进两排;架反底拱底梁两排;依次循环8m;外壁稳模8m;外壁浇筑8m;下一循环;
三、外壁支护与内壁支护:外壁下行浇筑8m;内壁反底拱下行浇筑6m;内壁下行浇筑6m;下一循环;
掘进架棚在工作面进行,反底拱开挖架底梁后外壁支护、内壁支护交替进行,掘进与井壁浇筑平行作业;根据掘进与支护平行作业设备布置要求,外壁至掘进工作面24-32m,内壁至外壁18-26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井冻结段控制爆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主体掘进与钢棚支护的具体施工工艺为:①人工风镐和破碎锤修整拱部轮廓;②工作面搭设平台前移前探梁临时支护;③架设三排顶梁,铺网上背板;④拱部打眼;⑤喷浆支护拱部和上循环墙部;⑥墙部出矸、人工风镐和破碎锤修整墙部;⑦架设柱腿;⑧墙部打眼;⑨下部分次装药连线、爆破;⑩上部登渣或踩梯装药连线、爆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井冻结段控制爆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②的具体施工工艺为:采用Φ108无缝钢管作为主梁,采用钢筋挂钩固定,高度控制在距顶板2.0-2.2m左右;主梁上铺设50mm厚大板做为平台;沿巷道掘进方向在顶板安装三根11#矿工钢做前探梁,间距1.2米,前探梁长度5.0m,前探梁后端固定在已架设好靠近迎头的三排工字钢上,前端前伸与工作面贴实,每掘进一个循环则前探梁向前移动一次,移动步距为1.8m,依次循环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井冻结段控制爆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工字钢架设后再沿工字钢棚棚外顶板和帮部铺设一层Ф6.5mm闭口金属网片,网格100×100mm,网幅2000×700mm,网片压茬100mm,用18#铁丝200mm间距绑扎固定,网片与顶帮之间采用木质背板花背背实,木质背板规格长700mm、宽200mm、厚度3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井冻结段控制爆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⑤中,喷头距工作面控制在0.8~1.2m,调整喷射压力和水压,保证喷射压力控制在0.4~0.5MPa,水压比风压高0.1~0.2MPa,喷头呈螺旋形运动,保证喷浆厚度并覆盖金属网并紧跟工作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井冻结段控制爆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⑧中,采用分次打眼,拱部布置3-4台钻机,墙部出矸后布置4-5台钻机,按照定人定岗定位施工,炮眼施工完毕立即用扫眼器通过压风吹净孔内杂物,如炮孔成型差可采用PVC管插入孔内作为保护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井冻结段控制爆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⑦中,墙部掘进达到设计尺寸后,安装两侧柱腿,并安装连接板加固,待连接板安装完成后,采用Φ25mm钢筋垂直嵌入底板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井冻结段控制爆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⑨和步骤⑩中,使用煤矿许用三级乳化炸药,药卷规格为:φ35×300mm,重量300g/卷;煤矿许用Ⅰ、Ⅱ、Ⅲ、Ⅳ、Ⅴ段毫秒延期电雷管制作引爆炮头,采用正向连续装药,装药前用扫眼器通过压风吹净孔内杂物,采用绝缘材质炮棍送到眼底,眼孔内采用黏土炮泥封孔;联线方式为串联;工作面布置两道横向铁丝作为脚线悬吊点,脚线之间连接采用拧接4-5道后采用绝缘胶布捆扎;各炮孔之间采用手拉手连接并采用拧接并用绝缘胶带帮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井冻结段控制爆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反底拱掘进的具体施工工艺为:当底板深度小于0.5m时,可采取挖掘机破碎锤掘进,掘进方式采用分段倒退式掘进方式,每掘进8.0m为一个段长;
当底板深度大于0.5m时,可爆破松动掘进,采用斜眼布孔,眼口朝向工作面,炮孔间排距0.8×0.8m;炮眼角度60-75度,深度以超过设计底板200mm;采用雷管分段、装药量每孔0.6kg;最大装药量24Kg/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83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