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互式投影系统以及投影系统的交互式显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8382.5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5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蔡仪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G06F3/01;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宏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互式 投影 系统 以及 显示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交互式投影系统以及投影系统的交互式显示方法。交互式投影系统包括生物造型壳体、设置在生物造型壳体内部的第一投影装置与互动传感装置,以及控制器。生物造型壳体包括具有透光性的曲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装置投影第一生理影像至曲面投影区域。互动传感装置获得输入信号。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投影装置与互动传感装置,用以识别输入信号并获得使用者指令。控制器依据使用者指令控制第一投影装置投影第二生理影像至曲面投影区域。第一生理影像与第二生理影像显示对应于曲面投影区域在生物造型壳体的位置的生理特征,本发明的交互式投影系统以及投影系统的交互式显示方法可以让生物造型模型随使用者操作改变展示外观,提供动态影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投影显示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交互式投影系统以及投影系统的交互式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讲师若要向学生介绍人体器官等生理信息,通常会使用塑胶生物模型作为解说教具。但塑胶生物模型的表面彩绘是固定的图案而且无法展现动态效果。虽然部分生物模型具有可拆卸的表面层或是通过叠加配件来展现生理解剖构造,但需要人工拆卸并且整体提供的扩充内容有限。另外,讲师若是想提供动态显示效果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理知识,往往只能采用平面显示器呈现平面影像。立体感跟临场感大打折扣。
因此业界希望提出一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实时回应讲师需求改变展示内容的立体生物模型,并且此生物模型还能提供动态/静态显示的功能,或是提出一种能够通过人脸表情变化而与使用者产生有趣互动的立体生物模型。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互式投影系统以及投影系统的交互式显示方法,可以让生物造型模型随使用者操作改变展示外观,甚至能提供动态影像。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实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交互式投影系统。交互式投影系统包括生物造型壳体、第一投影装置、互动传感装置以及控制器。生物造型壳体包括一曲面投影区域,该曲面投影区域具有透光性。第一投影装置设置于生物造型壳体的内部,且用以投影一第一生理影像至曲面投影区域。互动传感装置设置于生物造型壳体上,用以获得一输入信号。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投影装置与互动传感装置。控制器识别该输入信号并获得一使用者指令。控制器依据该使用者指令控制第一投影装置投影一第二生理影像至曲面投影区域。第一生理影像与第二生理影像显示对应于曲面投影区域在生物造型壳体的位置的生理特征。
为实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系统的交互式显示方法,其中该投影系统包括一生物外型壳体。生物外型壳体包括具有透光性的曲面投影区域。上述的交互式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设置于生物造型壳体内部的一第一投影装置投影一第一生理影像至曲面投影区域;通过一互动传感装置获得一输入信号;由一控制器识别输入信号并获得一使用者指令;由控制器依据使用者指令控制第一投影装置投影一第二生理影像至曲面投影区域,其中第一生理影像与第二生理影像显示对应于曲面投影区域在生物造型壳体的位置的生理特征。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本发明的交互式投影系统以及投影系统的交互式显示方法通过互动传感装置来获得使用者指令,并且根据使用者指令来改变投影在生物造型壳体的曲面投影区域的影像。借此提供良好的互动效果,让生物造型壳体的外貌随着使用者的需求改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83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存封装后维修检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结构的热管及增大热管使用温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