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防腐低污垢的水暖管道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8443.8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5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孟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福源泰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8/04;F16L55/10;F16L55/24;F24D19/00;F24D3/12;B05D7/22;B05D7/24;B05D1/36;B05D3/00;C09J4/06;C09J11/04;C09J11/08;C09D13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虹 |
地址: | 212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腐 污垢 水暖 管道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防腐低污垢的水暖管道及其加工工艺,该水暖管道包括管道基体,依次设于管道基体内壁的内过渡层、功能内衬层,其中,内过渡层为含自修复材料的聚氨酯胶黏剂涂层,功能内衬层为含改性玻纤的含氟聚丙烯酸酯涂层,本申请针对性配制功能涂料对水暖管道内壁进行处理,有效改善了管道内的腐蚀和结垢问题,且具有稳定持久的层间结合力、基体附着力,自修复补足效果好,显著延长了有效使用寿命,综合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高防腐低污垢的水暖管道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水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其中一种,通过地面盘管,管道里有循环流动的热水,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水暖管道常见于家庭装潢,一般内部结构较为狭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管道内部环境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适宜滋生细菌,且温水在输送过程中也会沉淀一些固定颗粒,这些固体颗粒,这些固体颗粒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载体,并且最终巴结在管道的内壁上,这种污物如果不及时清理掉会影响到水质,而且对管体本身具有很大的腐蚀侵害,极大的缩短了水暖管的使用寿命。对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高防腐低污垢的水暖管道及其加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防腐低污垢的水暖管道及其加工工艺,针对性配制功能涂料对水暖管道内壁进行处理,有效改善了管道内的腐蚀和结垢问题,且具有稳定持久的层间结合力、基体附着力,自修复补足效果好,显著延长了有效使用寿命,综合实用性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防腐低污垢的水暖管道,包括管道基体,依次设于管道基体内壁的内过渡层、功能内衬层,其中,内过渡层为含自修复材料的聚氨酯胶黏剂涂层,功能内衬层为含改性玻纤的含氟聚丙烯酸酯涂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内过渡层厚度为管道基体厚度的0.2-2%,功能内衬层厚度为管道基体厚度的0.5-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内过渡层中自修复材料包括聚苯醚、双马来亚酰胺、聚醚、微晶蜡、纳米氧化铝,各材料质量占比分别为纳米氧化铝4-8%、微晶蜡5-15%、聚醚5-10%、双马来亚酰胺20-40%、聚苯醚余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内过渡层中自修复材料与聚氨酯胶黏剂质量占比为1:10-2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功能内衬层中改性玻纤制备工艺为,取玻璃纤维置于氧化性溶液中,60±5℃加热处理10-15min,取出干燥,再置于含2.5-5wt%表面活性剂的硅酸盐水溶液中,超声处理10-20min,取出干燥,最后置于含3-8wt%偶联剂的纳米二氧化硅溶液中45±5℃加热处理20-60min,取出干燥至恒重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氧化性溶液选自但不限于MnO2、KMnO4、K2Cr2O7、HNO3、H2SO4中的任意一种;表面活性剂选用摩尔比1:0-1:0-1的二乙醇胺、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酸甲酯组合物;硅酸盐水溶液中硅酸盐采用层状硅酸盐;偶联剂采用硅烷偶联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功能内衬层中改性玻纤与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质量占比为1:20-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福源泰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福源泰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84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