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超强洗净力洗衣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8918.3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波;刘鸿涛;王征;刘旦;齐欣;王洪臣;金绍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F37/30 | 分类号: | D06F37/30;D06F37/40;D06F39/08;D06F17/08;D06F1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超强 洗净 洗衣机 | ||
1.一种多功能超强洗净力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换挡传动总成(1)、内波轮总成(2)、外波轮(3)、外桶(4)、内桶(5)、进出水水路总成(6)、深度清洁机构总成(7)、行星轮总成(8)、主传动机构总成(9)、电机轴总成(10)及中央控制系统,
所述中间换挡传动总成(1)包括第一气缸(11)、换挡轴大齿轮(12)、换挡推杆(13)、第二换挡轴支架(14)、第二换挡轴端盖(15)、第一换挡轴小齿轮(16)、换挡花键(17)、换挡轴(18)、第二换挡轴小齿轮(19)、第一换挡轴支架(20)及第一换挡轴端盖(21),第一气缸(11)的气缸端通过气缸底座以螺栓连接形式固定在外围洗衣机墙壳上,第一气缸(11)内用于控制气体进出和活塞杆往复运动的电磁阀均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相连,第一气缸(11)的活塞端与换挡推杆(13)的一端固定相连;换挡推杆(13)的另一端内孔套装在位于换挡花键(17)外圆周面上的换挡推杆安装槽(27)内;换挡轴大齿轮(12)的中部设置有换挡轴配合孔(22),且换挡轴配合孔(22)孔壁具有花键槽,第一换挡轴小齿轮(16)上设置有第一换挡小齿轮轴配合孔(24)和第一换挡小齿轮花键配合槽(25),在换挡推杆(13)带动下,换挡花键(17)插入换挡轴大齿轮(12)的换挡轴配合孔(22)或第一换挡轴小齿轮(16)的第一换挡小齿轮花键配合槽(25)内;换挡花键(17)通过花键配合套装在换挡轴(18)上,换挡花键(17)和换挡轴(18)花键连接并同步旋转,同时换挡花键(17)能够沿换挡轴(18)轴向上下滑动,换挡花键(17)滑移至换挡轴(18)的顶部时,换挡轴大齿轮(12)、换挡花键(17)及换挡轴(18)同步旋转,换挡花键(17)滑移至换挡轴(18)的底部时,第一换挡轴小齿轮(16)、换挡花键(17)及换挡轴(18)同步旋转;第一换挡轴小齿轮(16)通过第一换挡小齿轮轴配合孔(24)套于换挡轴(18)外圈同轴布置并铰接连接,第一换挡轴小齿轮(16)以换挡轴(18)轴肩支撑定位;换挡轴大齿轮(12)通过换挡轴配合孔(22)套于换挡轴(18)外圈同轴布置并铰接连接,换挡轴大齿轮(12)以换挡轴(18)轴肩支撑定位;第二换挡轴小齿轮(19)安装在换挡轴大齿轮(12)和第一换挡轴支架(20)之间且与换挡轴(18)同轴布置并以平键配合形式与换挡轴(18)同步旋转;第二换挡轴支架(14)以螺栓连接形式固定在外围洗衣机墙壳上以轴承连接形式定位换挡轴(18)顶端,第二换挡轴端盖(15)以螺栓连接形式固定在第二换挡轴支架(14)上且与换挡轴(18)同轴布置;第一换挡轴支架(20)以螺栓连接形式固定在外围洗衣机墙壳上以轴承连接形式支撑定位换挡轴(18)底端;第一换挡轴端盖(21)以螺栓连接形式固定在第一换挡轴支架(20)上且与换挡轴(18)同轴布置;
所述内波轮总成(2)包括内波轮、内桶(5)、主传动轴配合孔(32)、内进水口(33)、外进水口(34)及内桶出水口(35),主传动轴配合孔(32)设置在内波轮底部,主传动轴配合孔(32)通过双平键形式与主传动轴(77)顶部相连接且同轴布置进而内波轮与主传动轴(77)同步旋转;内桶(5)固定套接在内波轮外围与其同轴布置并同步旋转,内桶(5)为中空的壳体结构,内桶(5)上部沿圆周均布有内进水口(33)和外进水口(34),内进水口(33)布置在内桶(5)的内壁且与水路内桶进水接口(53)对齐固定安装,外进水口(34)布置在内桶(5)的外壁与水路外桶进水接口(52)对齐固定安装,内波轮总成(2)底部设置内桶出水口(35),在内桶出水口(35)处设有内桶单向阀,内桶单向阀水流方向为由内桶(5)的内壁至外壁,内桶单向阀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外波轮(3)包括外波轮本体、橡胶密封圈(36)、水路出水口(37)、拉锁式橡胶密封条(38)、第二气缸固定座(39)、深度清洁机构总成固定轨道(40)、外波轮水路入水接口(41)、太阳轮支撑轴座(42)、外波轮肋条(43)、外桶排水接口(48)及水路进水口(57),橡胶密封圈(36)固定环绕安装在外波轮本体内孔壁上并与内波轮外壁上的橡胶密封圈插接布置;外波轮肋条(43)对称设置在外波轮本体内孔两侧且与外波轮本体形成一体式结构,外波轮肋条(43)内部布置有水路出水总管(50)和水路进水总管(55);水路出水口(37)和水路进水口(57)分别排布在外波轮肋条(43)与外波轮本体外壁交接处;外桶排水接口(48)开设在水路出水口(37)侧的外波轮肋条(43)上且布置在外波轮本体顶面上;外波轮水路入水接口(41)开设在水路进水口(57)侧的外波轮肋条(43)远离水路进水口(57)的一端上,且外波轮水路入水接口(41)内部安装有电磁阀(54),电磁阀(54)入口与水路进水总管(55)相通,电磁阀(54)具有两个出水口,分别为出水口I和出水口II,出水口I与水路内桶进水管(58)相通,出水口II与水路外桶进水管(59)相通;深度清洁机构总成固定轨道(40)成对配合且架设在拉锁式橡胶密封条(38)两侧用以通过插接清洁机构连接轴(61)的方式架设清洁板(62);拉锁式橡胶密封条(38)排布在外波轮本体顶面呈放射状,每条拉锁式橡胶密封条(38)均需配合清洁板(62)两侧的锁扣(69)实施开合动作;第二气缸固定座(39)固定在外波轮本体顶部内壁上且设置在拉锁式橡胶密封条(38)中心点与清洁机构底座(72)配合以螺栓形式固定连接深度清洁机构总成(7);太阳轮支撑轴座(42)设置在外波轮肋条(43)上;
所述外桶(4)套装在外波轮(3)外圈且同轴布置并相对旋转,外桶(4)包括外桶桶体、外桶出水口(44)、滚珠(45)、环形支撑滑轨(46)及外桶进水口(47),外桶桶体固定在外围洗衣机墙壳上;外桶进水口(47)开设在外桶桶体上,外桶进水口(47)与水路进水口(57)通过水路进水口位置传感器(56)找正对齐后相通;外桶出水口(44)开设在外桶桶体上,外桶出水口(44)与水路出水口(37)通过水路出水口位置传感器(51)找正对齐后相通,水路出水口位置传感器(51)和水路进水口位置传感器(56)分别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相连;环形支撑滑轨(46)与外桶桶体同轴布置且环形支撑滑轨(46)设置在外桶桶体底部边缘;滚珠(45)镶嵌在环形支撑滑轨(46)中并支撑外波轮(3)底部配合外波轮(3)与外桶(4)相对旋转,环形支撑滑轨(46)与外波轮(3)底边镶嵌连接并对其支撑定位;
所述进出水水路总成(6)包括水路出水口单向阀(49)、水路出水总管(50)、水路外桶进水接口(52)、水路内桶进水接口(53)、电磁阀(54)、水路进水总管(55)、水路内桶进水管(58)及水路外桶进水管(59),水路出水口单向阀(49)设置在水路出水总管(50)上并靠近外桶排水接口(48)端且规定其水流仅沿外桶排水接口(48)向水路出水口(37)方向流动,水路出水口单向阀(49)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水路内桶进水管(58)接口与电磁阀(54)的出水口I通过位置传感器I找正对齐后相通;水路外桶进水管(59)接口与电磁阀(54)的出水口II通过位置传感器II找正对齐后相通,位置传感器I和位置传感器II均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所述深度清洁机构总成(7)包括清洁机构推杆(60)、清洁机构连接轴(61)、清洁板(62)及清洁机构驱动总成(63),其中清洁机构驱动总成(63)包括驱动机构配合铰接孔(64)、推拉机构配合铰接孔(65)、清洁机构连接轴帽(66)、清洁机构连接轴配合孔(67)、清洁机构防漏水橡胶垫(68)、锁扣(69)、第二气缸铰接轴(70)、第二气缸(71)、清洁机构底座(72)、第二气缸外套桶(73)及滑槽(74);清洁机构驱动总成(63)通过清洁机构底座(72)以螺栓连接形式固定安装在外波轮(3)底部的第二气缸固定座(39)上;清洁板(62)穿过外波轮(3)上的拉锁式橡胶密封条(38)呈竖直布置;清洁机构防漏水橡胶垫(68)固定在清洁板(62)底部;清洁机构连接轴配合孔(67)设置在清洁板(62)底部且与清洁机构连接轴(61)同轴布置且相对旋转;清洁机构连接轴(61)将开设在清洁机构推杆(60)上的推拉机构配合铰接孔(65)和清洁机构连接轴配合孔(67)串接起来且同轴布置并相对旋转;清洁机构连接轴帽(6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清洁机构连接轴帽(66)分别设置在清洁机构连接轴(61)两端;第二气缸外套桶(73)竖直布置与清洁机构底座(72)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第二气缸(71)设置在第二气缸外套桶(73)内部且竖直布置,第二气缸(71)的固定端与清洁机构底座(72)固定连接,第二气缸(71)的活动端中心孔穿设有第二气缸铰接轴(70)并相对旋转,第二气缸(71)与第二气缸铰接轴(70)垂直布置;第二气缸铰接轴(70)串接第二气缸(71)活动端中心孔和开设在清洁机构推杆(60)上的驱动机构配合铰接孔(64)并相对旋转,第二气缸铰接轴(70)穿过滑槽(74)且限制在其中;第二气缸(71)内用于控制气体进出和活塞杆往复运动的电磁阀均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所述行星轮总成(8)包括行星轮支架(83)、行星轮轴(86)及行星齿轮(87),行星轮支架(83)上开设有第一行星轮支架配合孔和第二行星轮支架配合孔,第一行星轮支架配合孔内设置有第一行星轮支架轴承,第一行星轮支架轴承的内圈与主传动轴(77)同轴连接;行星轮支架(83)通过第一行星轮支架轴承与主传动轴(77)连接且同轴布置并相对旋转;第二行星轮支架配合孔内设置有第二行星轮支架轴承,第二行星轮支架轴承的内圈与行星轮轴(86)同轴连接,行星轮轴(86)通过第二行星轮支架轴承与行星轮支架(83)连接且同轴布置并相对旋转并以行星轮轴(86)的轴肩支撑同时定位行星轮轴(86)顶部,行星轮轴(86)上设置有行星轮轴键槽;行星齿轮(87)设置在行星轮轴(86)的中部以平键配合连接且同轴布置并同步旋转;
所述主传动机构总成(9)包括第一主传动轴支架(75)、第一主传动轴小齿轮(76)、主传动轴(77)、第二主传动轴小齿轮(78)、太阳轮(79)、太阳轮支撑轴(80)、固定销(81)、弹簧套桶(82)、主传动轴与内波轮配合键(84)、第三主传动轴端盖(85)、第二主传动轴支架(88)、第二主传动轴端盖(89)、第一主传动轴端盖(90)、第一主传动轴小齿轮配合键(91)、弹簧套桶配合键(92)、弹簧(93)、主传动轴电磁铁(94)、第二主传动轴小齿轮中心孔(96)、行星齿轮中心孔(97)、主传动轴电磁铁配合槽(98)、固定销孔(99)及弹簧套桶中心孔(100),第一主传动轴支架(75)以螺栓连接形式固定在外围洗衣机墙壳上;第一主传动轴端盖(90)以螺栓连接形式固定在第一主传动轴支架(75)底部且与第一主传动轴支架(75)中心孔同轴布置用以支撑定位主传动轴(77)底端轴承;主传动轴(77)底端通过轴承配合与第一主传动轴支架(75)中心孔同轴布置且相对旋转;主传动轴(77)上设置有主传动轴与内波轮配合键(84)、第一主传动轴小齿轮配合键(91)及主传动轴电磁铁(94),其中内波轮配合键(84)与主传动轴配合孔(32)配合;第一主传动轴小齿轮(76)设置在第一主传动轴支架(75)顶部,第一主传动轴小齿轮(76)通过第一主传动轴小齿轮配合键(91)与主传动轴(77)同轴布置其同步旋转,同时第一主传动轴小齿轮(76)与换挡轴大齿轮(12)相啮合并同步旋转以主传动轴(77)底端轴承支撑定位;第二主传动轴支架(88)以螺栓连接形式固定在外围洗衣机墙壳上,第二主传动轴支架(88)和第二主传动轴端盖(89)上均开设有供主传动轴(77)穿过的主传动轴配合孔及供行星轮轴(86)穿过的行星轮轴配合孔,第二主传动轴支架(88)和第二主传动轴端盖(89)同时通过主传动轴配合孔与主传动轴(77)同轴布置且以轴承连接实现相对旋转并以主传动轴配合孔凸台支撑定位主传动轴(77)中间部位,第二主传动轴支架(88)和第二主传动轴端盖(89)同时通过行星轮轴配合孔与行星轮轴(86)同轴布置且以轴承连接实现相对旋转并以行星轮轴配合孔凸台支撑定位行星轮轴(86)底部;第二主传动轴小齿轮(78)与主传动轴(77)同轴布置且以平键连接实现同步旋转以轴肩支撑定位,第二主传动轴小齿轮(78)与行星齿轮(87)啮合且同步旋转;弹簧套桶(82)的中部设置有弹簧套桶中心孔(100),且在弹簧套桶中心孔(100)的孔壁上设置有主传动轴电磁铁配合槽(98),弹簧套桶(82)的侧壁上设置有供固定销(81)穿过的固定销孔(99),弹簧套桶(82)位于第二主传动轴小齿轮(78)顶部,弹簧套桶(82)以固定销(81)固定连接在主传动轴(77)外圈且二者同轴布置;太阳轮(79)和第二主传动轴小齿轮(78)均与行星齿轮(87)啮合,太阳轮(79)与主传动轴(77)同轴布置以太阳轮支撑轴(80)支撑定位且太阳轮(79)的外齿与第一换挡轴小齿轮(16)相啮合并同步旋转;太阳轮支撑轴(80)竖直设置,太阳轮支撑轴(80)与太阳轮支撑轴座(42)固定连接,同时太阳轮支撑轴(80)与太阳轮(79)相连;太阳轮(79)通过太阳轮支撑轴(80)带动外波轮(3)同步旋转;第二主传动轴小齿轮中心孔(96)开设在第二主传动轴小齿轮(78)中部,且第二主传动轴小齿轮中心孔(96)孔壁上设置有键槽;行星齿轮中心孔(97)开设在行星齿轮(87)中部,且行星齿轮中心孔(97)孔壁上设置有键槽;主传动轴电磁铁(94)和弹簧套筒(82)上均设置有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位置传感器;弹簧套桶配合键(92)和弹簧(93)均镶嵌在主传动轴(77)靠近主传动轴电磁铁(94)侧的键槽中,弹簧(93)一端固定在主传动轴电磁铁(94)上,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套桶配合键(92)上;
所述电机轴总成(10)包括电机(101)、电机轴带轮(102)、电机输出轴(103)及电机底座(104),电机(101)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电机输出轴(103)通过平键连接与电机轴带轮(102)同轴布置且同步旋转,电机轴带轮(102)通过齿形带与第二换挡轴小齿轮(19)配合连接同步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程学院,未经长春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89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板装在水泵中部的电动水泵
- 下一篇:一种过流式杀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