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iR-23a作为诊断和治疗胃癌伪管生成标志物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8923.4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许芸;彭丹;谭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博医翻译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Q1/6886;A61K45/00;A61K48/00;A61K31/710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ir 23 作为 诊断 治疗 胃癌 生成 标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胃癌伪管生成的miRNA标志物,具体所述miRNA为miR‑23a。本发明公开了miR‑23a在制备诊断胃癌伪管生成的产品以及治疗胃癌伪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诊断胃癌伪管生成的试剂盒以及治疗胃癌伪管生成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试剂盒能够作为胃癌伪管生成诊断的手段之一。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胃癌伪管生成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胃癌伪管生成以及胃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胃癌相关的miRNA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与胃癌伪管生成相关的miRNA及其应用,所述的miRNA为miR-23a。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癌症死因中占第二位(Torre LA,et al.2016)。我国胃癌发病率非常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排在前列,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男性胃癌发病率远高于女性,胃癌已严重威胁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Zhang J,etal.2017)。胃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显,或仅有轻微的症状,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很多已经发展为胃癌晚期,生存率显著降低。若能实现胃癌早期诊断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患者在5年内的生存率可达到95%,且可以大幅度减低治疗费用(Sumiyama K.2017)。因此,研究者们现阶段将胃癌的早期诊断筛查及患者的预后改善作为重点关注的课题。目前胃癌诊断的手段主要有内镜、影像学以及血清学检查,各种诊断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金莉彬.2018)。胃镜下活检是最常用的胃癌诊断方法,但其是一种有创的侵入性检查,成本较高;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能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及胃壁运动变化,有效诊断出胃癌患者,但该方法在筛查过程中容易漏掉非凹陷性的病变,胃癌诊断的有效性低于胃镜下活检(TashiroA,et al.2006)。这两种方法都依赖于专门的仪器或仪器操作者的经验,技术要求高,患者的依从性差,不适用于大规模的早期胃癌的筛查(田玲蓉等,2019)。血清学检查是通过检测某些特异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其分子表达水平,达到胃癌诊断目的,如胃蛋白酶原检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中Hp-IgG抗体检测等(吴勇刚等.2019),但目前相关的胃癌生物标志物的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不够理想,容易造成漏检。因此,探索一种新的高特异性的胃癌诊断方法刻不容缓。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复杂,涉及到多种基因调控,当基因水平表达异常,引发细胞功能结构的改变,容易导致细胞的癌变(WangKW,et al.2019)。因此,基于基因水平进行胃癌筛查诊断法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MicroRNA(mi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一种非编码的具有功能性的单链RNA,其大小约为21-25个核苷酸,其基因高度保守,参与调控相关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Rigoutsos I,et al.2010)。现在研究普遍认为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miRNA密切相关(Wang J,et al.2018)。miRNA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过程多方面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调节作用,在多种肿瘤中miRNA表达量与正常细胞表达量差异显著,提示其可作为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用于癌症诊断。研究表明(Calin GA,et al.2006),在很多种人类肿瘤疾病中miRNA表达异常,一些miRNA可作为病理分期或肿瘤来源等提示信息,而有一些miRNA在癌症形成过程中起到诱导或促进的作用,这一点在肝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疾病中得到证实。随着基因诊断水平在癌症领域的深入研究,miRNA与癌症形成的初期阶段、癌症患者病情发展阶段、对药物敏感性及预后改善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刘怡萱等.2016)。因此,基于miRNA的癌症基因诊断治疗优势凸显,为癌症治疗诊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博医翻译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博医翻译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8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