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污染可移动反渗透净水机水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8926.8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4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玲先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1 四川省成都市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移动 反渗透 净水 水箱 | ||
一种防污染可移动反渗透净水机水箱,水箱由食品级塑料箱体、除尘除菌过滤器呼吸口、双浮球水位开关、防溢流浮球开关,管路快接头、电路快接头构成均安装在箱盖上,箱体上部开有大口径孔便于清洗、高温消毒;利用水箱水位重力取水流速快,有效容积大;除尘除菌与预防性清洗消毒相结合的双重防污染体系;双浮球水位开关与增压泵、进水电磁阀、冲洗电磁阀联动,生产过程全自动;制一箱水冲洗一次,减少启动频次,稳定水质,节水节电,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水箱与净水机可拆分,能移动,免安装,可作为便携式水箱使用。
技术领域
饮用水水质处理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污染可移动反渗透净水机水箱。
背景技术
由于家用反渗透净水机(简称:净水机)产水量小、基本上都配有压力储水罐,以加大取水流量给用水带来方便。然而,压力储水罐是一个不能拆卸的密封容器,无法清洗,积水又放不干尽,滞留时间长了容易滋生细菌,罐内橡胶气囊产生的异味也会溶入水体。为了消除异味,传统净水机均配置有后置活性炭,然而,活性炭虽有除臭效果却无除菌功能,超期使用会成为滋生细菌的温床和产生亚硝酸盐的载体。不仅如此,压力储水罐气囊反作用力产生的背压使产能减少约30%,回收率降低约10%;一旦阀门失控,高压水回流,将会撕裂反渗透膜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
近年来针对压力储水罐存在的不足大膜无桶机应运而生。其优点是产水量大取水较快,降低二次污染风险,现产现用水质新鲜,但问题也比较突出。根据反渗透溶解-扩散机理,其工作模式是连续运行的,开机制水时水和溶质的溶解扩散速度随着压力梯度由低到高有一个过程,再加上前次制水时留下的浓水浓缩度较高,此时的产水(俗称头道水)含盐量(TDS)较高、口感差对水通量,脱盐率、回收率持负面影响。无桶机由于没有储水功能,取一次水,开一次机,冲一次膜,频繁启动不仅影响水质而且增加水耗、电耗,加速设备损耗。为了解决无桶机头道水口感差的问题,目前应对措施有:放掉头道水,置换积存水,加强冲洗。这些措施对改善水质虽然有效,但均是以增加水耗为代价。市场反馈表明,大膜无桶机用于大水量低频次商务型尚可以,但对于少水量多频次的家庭用水并不适宜。
反渗透装置除了实验室等线上用水外,几乎所有的工业和民用设备都配置有成品水箱,不仅仅限于储水作用,而且通过减少启动频次,连续运行对稳定水质保持设备正常运转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有的厂商给净水机配置纯净水专用桶以代替水箱,这种桶口小肚大不便清洗消毒,没有控制装置需要人工值守,只适合工业化生产,不适合民用。
防污染是评价水箱实用性的重要指标。反渗透属纳米级膜分离技术,可高效去除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从理论上讲百分之百的去除细菌病毒,但膜法除菌的机理是截留而非杀灭,当自身受到污染时细菌照样繁殖。由于反渗透净水机预处理水去掉了余氯,没有抑菌功能,一旦污染菌藻繁殖速度比自来水还要快。国家食品卫生法规规定,产品水消毒灭菌是食品生产许可的必备条件。目前多数净水机仍无消杀装置,现有消杀装置也存在不足,例如:臭氧,杀菌能力强但残留在水中有异味,不能现产现用,还存在溴酸盐超标风险;载银炭、KDF、碘树脂属中低效抑菌型,不仅杀灭效果欠佳,还存在银离子泄漏、铜锌超标、碘影响水的口感等问题。
紫外线属物理灭菌,具有高效、广谱、无污染等优点,是目前净水机主要消杀技术。紫外线灭菌灯属于低压汞灯,汞是高毒性物质,根据国际《水俣公约》的规定,大部分的添汞产品(比如用于普通照明的荧光灯和高压汞灯)将于2020年被禁止。虽然目前紫外线低压汞灯尚未列入公约清单,但仍属于添汞产品范畴,开发可以替代低压汞灯的消杀技术势在必行。目前以石英、蓝宝石为原料的LED紫外线光源已经问世,但消杀强度较低,价格昂贵,难以在净水机上使用。
纵观反渗透净水机实践证明,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替代储水功能。开发一种防污染,无背压损耗,取水流速快,可拆分,能移动,免安装,易维护,使用方便、造型美观,成本低、易推广的水箱是本发明的宗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反渗透净水机储水容器和无桶净水机的弊端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污染可移动反渗透净水机水箱。其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玲先,未经王玲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8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