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变器、逆变器与变压器的互连系统和箱式变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9217.1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5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发明;李泉明;陈君;胡荣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H01F27/10;H01F27/12;H02B7/06;H02B1/56;H02S4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变压器 互连 系统 箱式 变电站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器、逆变器与变压器的互连系统和箱式变电站,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能够在不大幅度提高逆变器的冷却成本的前提下,增强对逆变器的防护效果,延长逆变器的使用寿命。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逆变器电路、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逆变器壳体的内部设有电感液冷腔;逆变器电路设置于逆变器壳体内,逆变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电感,至少一个电感设置于电感液冷腔内;第一进液口设置于逆变器壳体上,第一进液口用于将电感液冷腔与变压器的变压器液冷腔连通;第一出液口设置于逆变器壳体上,第一出液口用于将电感液冷腔与变压器的变压器液冷腔连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逆变器与变压器的互连系统和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用于将光伏板产生的低压直流电转换成低压交流电,其寿命和可靠性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逆变器包括壳体和逆变器电路。为了对逆变器进行防湿防尘保护,同时为了快速冷却逆变器内的发热器件,逆壳体的内部腔室被隔板分隔为密闭的电气腔和开放的风冷腔,逆变器电路中发热量较少的电子设备安装于电气腔内,电感等发热量大的电子设备安装于风冷腔内,并在风冷腔内设置风扇来进行直通风散热。直通风散热的户外防护差,电感长期处于室外环境中,寿命和可靠性较低。为了避免此问题,可以采用液浸式散热方式对电感等发热器件进行冷却,液浸式散热方式的冷却效率高,且冷却液为绝缘液,对逆变器的防护效果好。但是,由于液浸式散热方式所需的配套设备较多,且冷却液价格较高,因此大幅度提升了冷却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器、逆变器与变压器的互连系统和箱式变电站,能够在不大幅度提高逆变器的冷却成本的前提下,增强对逆变器的防护效果,延长逆变器的使用寿命,提高逆变器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器,该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逆变器电路、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逆变器壳体的内部设有电感液冷腔,该电感液冷腔用于容纳冷却液,以通过该冷却液与电感液冷腔内的电感进行热交换来冷却该电感;逆变器电路设置于逆变器壳体内,逆变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电感,该至少一个电感设置于电感液冷腔内;第一进液口设置于逆变器壳体上,该第一进液口用于将电感液冷腔与变压器的变压器液冷腔连通,以将变压器液冷腔内的冷却液引入电感液冷腔内;第一出液口设置于电感液冷腔所处的逆变器壳体上,该第一出液口用于将电感液冷腔与变压器的变压器液冷腔连通,以将电感液冷腔内与至少一个电感热交换后的冷却液排出至变压器液冷腔。
在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与变压器的变压器液冷腔连通之后,变压器作为逆变器的供油源,将变压器液冷腔内的冷却液由第一进液口排入电感液冷腔,以与电感液冷腔中的电感进行热交换,与电感热交换后形成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液由第一出液口返回至变压器液冷腔内,返回至变压器液冷腔内的冷却液进一步通过变压器的散热器进行散热处理。由此采用液浸式散热方式对逆变器内的电感进行了冷却,相比于直通风冷却,液浸式冷却的效率较高,因此可以提高电感的冷却效率。同时,由于变压器的变压器液冷腔内的冷却液为绝缘液,因此能够提高逆变器的防护效果。而且,变压器不仅作为逆变器的供液源,还采用自身的散热器对逆变器内换热产生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液进行散热处理,因此无需给逆变器配备独立的供液源和散热器,从而使得冷却成本增加较小或者节省了冷却成本。
可选地,第一进液口设置于电感液冷腔的底部所处的逆变器壳体上,第一出液口设置于电感液冷腔的顶部所处的逆变器壳体上。这样一来,在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与变压器的变压器液冷腔连通之后,变压器将其内的冷却液由电感液冷腔的底部排入电感液冷腔,与电感液冷腔中的电感热交换后的冷却液由电感液冷腔的顶部返回至变压器液冷腔内,冷却液流动的路径贯穿整个电感液冷腔,因此能够对电感液冷腔内的所有发热器件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9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